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协同软件:超越办公协同,走向知识管理

2009-08-26 19:38:00作者: 来源:

摘要协同软件本质的核心是什么?究竟是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还是以即时通讯为核心?在OA 公司和协同软件公司多如牛毛的情况下,协同厂商如何把握客户?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协同软件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协作方式,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协同的IT平台。协同软件已经走过了7年多,它曾经赋予了传统OA新的生命力。但在信息知识化的今天,企业办公协同已经基本成熟,协同又将如何创新的发展,让IT支撑企业管理已经成了一个新的话题。

协同软件本质的核心是什么?究竟是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还是以即时通讯为核心?在OA 公司和协同软件公司多如牛毛的情况下,协同厂商如何把握客户?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夏敬华博士。

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夏敬华

记者:我们经常看到协同和OA在一起出现,您能解释下协同和OA的关系,以及协同OA与传统OA的区别吗?

夏敬华:从“协同”字面意思理解,协同就是人和人之间、人和软件之间、软件和软件之间,怎样能够互相配合协作。我个人理解,协同是一种工作愿景 ,即使没有技术的支撑,这样的工作愿景在项目组、部门内、跨部门、跨企业等不同范围内都广泛存在。

协同OA是传统OA发展的新阶段,就像ERP一样,经历过MRP,MRPII,ERP到ERPII等不同阶段。目前市场上对OA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最传统的OA,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公文流转等;另一种是大OA,不仅仅关注办公协同,更关注业务协同,更多体现软件本身的管理支撑价值,包括知识管理,信息门户以及整合应用等等。

记者:协同从2002年形成了办公软件,做了这么多年的协同产品,您觉得现在协同领域跟以前有什么区别?

夏敬华:有两个比较大的区别表现:

1、 协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协同,更有了业务协同思想,融入了更多管理思想和内涵,成为企业管理支撑平台的主要载体;

2、 更多的企业理解到在企业里推动协同软件,不单纯保留在工具层面,业务梳理、管理推动越来越重要。

记者:您能不能概括下协同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夏敬华:不同的协同厂商对协同的发展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蓝凌所理解的协同经历四个阶段:

1、传统OA:以办公为核心的事务处理;

2、流程管理:业务融入工作流,超越传统的办公工作流;

3、知识管理:在工作过程中,把知识更好地融入进去,体现知识支撑的概念;

4、未来发展阶段:以人为本、门户导向的整合应用,知识管理、数据挖掘将得到更多体现。

记者:市场上对协同软件的认识各不一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协同软件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一种认为协同软件以即时通讯为核心。那么,您觉得协同软件本质的核心是什么?蓝凌协同产品是以哪个为核心?

夏敬华:我认为,协同软件的本质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所,让最适合的信息、知识传递给最合适的人。

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

1、 协同是有目标的协同:协同目标不一样,对协同的要求不一样,对软件的支撑手段不一样。只有有目标的协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协同,结合管理与IT工具的协同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

2、协同是高效率的协同:高效的协同必须是以人为本的,要实现信息和知识主动找人,而不是人找信息。

3、协同是高效果的协同:协同需要知识管理,如何让员工高效工作、让领导高效决策,需要有必要的知识、经验做支撑。知识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体现它的价值,这是协同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从办公协同到业务流程协同,再发展到知识协同。

可以说,蓝凌的协同软件是以流程管理为核心,以通讯工具手段为辅助,以知识管理为灵魂。

记者:刚您提到,知识管理是协同管理的灵魂所在。您能不能给我们具体阐述下。

夏敬华:前面说到协同的最高境界是有意义的、高效率的、有效果的协同。那么,如何有可持续的高效率和高效果,是个挑战。事实上,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有相似之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加速度很重要。今天速度可能没别人快,只要加速度比别人高,终有一天会超过别人。

加速度是怎么来的?加速度是个人持续的学习、创新能力。同样,企业学习创新能力怎么样,就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加速度。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学习和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提升发展加速度,能够让协同管理的价值得以可持续、可积累的发挥。

记者:目前协同厂商多、协同产品多,软件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那么,您觉得用户对协同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我们协同厂商应该怎么做?

夏敬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用户的需求也不一样。有的关注业务流程,有的关注即时通讯工具,有的还关注知识管理。

这种时候,协同厂商的挑战会越来越大。如何从产品导向走向客户导向,如何提升解决方案能力很重要。协同厂商需要提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 规划能力:帮助企业做需求分析和梳理,帮助客户做总体的协同应用的发展规划;

2、梳理能力:帮助企业推动业务流程、知识体系等的梳理,并有效固化;

3、变革实施推动能力:帮助企业改变以往的工作习惯、工作模式,帮助企业做内部的变革、实施和推动;

4、产品的开放性:要支撑从产品导向走向客户导向,产品本身也需要更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强大的配置组合和二次开发能力。
畅享网:蓝凌一直是知识管理领域的领导品牌之一,目前在协同市场发展的怎么样?为客户提供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夏敬华:在产品和服务模式上,蓝凌强调“管理+IT”模式。在管理维度上,我们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方法论;在IT维度,我们主推的产品为EKP(企业知识化平台)。蓝凌向客户传递的是两个关键词:知识管理和EKP。

在知识管理方面,蓝凌提供知识管理规划,流程和知识体系梳理、门户规划整合等服务。而EKP是可以跟ERP对应的,ERP是以企业的有形资源为关注重点,EKP则更关注企业的无形资产,从隐性层面关注企业的管理内涵提升,构建起企业较为完整的管理支撑应用。所以我们提出了四个和谐的概念:实现企业的和谐战略、和谐协同、和谐知识以及和谐文化,“战略、协同、知识和文化”都和谐了,企业也就可以“做对事、做快事、做好事、乐做事”了。

记者:怎样看待国内外协同软件厂商的竞争?蓝凌在竞争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夏敬华:目前基本可以用“群雄逐鹿”这个词来形容协同市场的竞争格局,但还没有绝对领先者。在竞争中,百花齐放,丰富协同市场,是一个褪尽繁华始见真的过程,将来一定会有协同软件的领袖出来。

蓝凌定位在中高端,强调管理和IT的结合,不仅给企业提供软件产品,更提供配套服务。蓝凌会坚守自己的定位:“管理+IT”、知识管理+EKP,我们希望以自己知识管理专家、EKP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给更多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在协同软件的竞争中,蓝凌不算最大的,但一定是有自己特色的,也是有自己特定的优秀客户群的,在和这些优秀客户的长期合作中,我们自己也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记者:2008年,用友致远与昔日的竞争对手点击科技转竞争为合作,IBM、金和软件、微软的联盟使金和在那个时期备受关注,成为协同软件市场的焦点。您如何看到协同厂商之间的合作?是不是只有联合才能把整个协同软件市场的饼做大?

夏敬华:竞争和合作是永恒的主题,有百花齐放,也有联合作战。合作有利于做大协同软件市场,有利于提高协同厂商的核心能力。

协同软件市场目前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准则,厂商之间选择合作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合作是正常的,如何选择合作方式,取决于厂商对自身业务模式的思考,对自身核心能力的定位。

记者:未来会不会有几个非常大的企业来合并其他协同厂商的局面?会不会形成三足鼎立或者四强鼎立的格局?

夏敬华:如果协同市场能够发展成像ERP这样,相对规范化,对自己定位相当清晰的市场的话,应该会有这样的局面。每个行业发展到最后,总会形成几家排名前列的大厂商,另外有很多生存在细分领域的一些厂商。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协同软件市场也会走这样的路。而这样的格局何时到来,跟协同软件市场本身的成熟度相关。

记者:那您觉得现在的协同软件市场到了怎样的成熟度?

夏敬华:如果以10分制计算的话,不到5分。这说明未来协同软件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ERP解决的是企业经营层面问题,而协同解决的则是企业管理甚至战略层面的问题。企业如果想活的更好,活的更久,能够更健康、更快乐的挣钱,就一定会需要协同,需要协同使得管理更有内涵。

记者:在协同厂商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其自身的服务能力?

夏敬华:蓝凌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服务能力,应该说蓝凌在管理和IT的结合方面,算是走的比较早的,也有自己的体会:

1、 从观念和意识上。产品导向和服务导向的公司,管理模式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是什么导向,未来的导向一定是强调客户导向,这是出发点。对于服务型公司来说,任何的战略或服务措施都是以扩大或保持公司声誉为目标,那些不顺应这一方向的公司,最终都不会获得可管的利润。

2、 内部管理上。服务很少像产品生产那样前后始终如一,因为服务的关键因素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人。 而客户往往很难区分服务和服务者,因此使员工举止符合客户不断变化的预期是工作重点和挑战。 综合这些挑战,对于企业来说,对内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也需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不能以管理体力劳动者的方式管理员工,员工满意才有客户满意。

3、 业务积累,行业渗透上。要提升自己服务能力,需要细分行业,才能有可持续的业务积累,有更深刻的行业管理理解,有更深入的客户服务。

4、 对产品可配置性的要求上。卖给客户的软件产品,不仅仅是一个“毛坯房”,可以预装一些行业的蓝图、流程、知识体系等,可以给客户参考。这些是协同软件厂商可以考虑的方向。

记者:2008年“软件即服务”的在线协同模式进入了更为实质性的运作阶段。SaaS软件平台运营商阿里软件、神码在线同万户、泛微等协同厂商共推在线协同管理软件;金和、合强等同网通、电信合作助力宽带商务和商务领航业务;传统协同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产业链主体都在纷纷试水,以期在市场发展初期占得先机。蓝凌如何看到协同的SaaS化?蓝凌在SaaS模式上有什么举措?

夏敬华:我个人SaaS模式也应该百花齐放,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的SaaS软件的盈利模式。这其中有几种模式值得关注:

第一种是传统的在线租赁模式。如八百客,面向中小企业以月租形式来收费,很多在线的协同也在走这样的模式;

第二种是面向集团内部的SaaS平台。大集团总部和分公司的IT部门都在做IT建设,但他们很多部分在重复开发和购买同样的一些软件应用。如果有一个集团内部的SaaS软件,可以根据需求自己构建一些服务,下面部门可以根据需求快速配置和组合软件去使用,这样可以减少IT重复投资,净化IT环境。

第三种互动型的SaaS,这是较理想化的SaaS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化的增值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提供软件的SaaS服务,厂商跟用户还可以形成知识外包服务模式,用户可以提供自己的内容,用户和用户间也可以产生互动,做到更大范围的知识共享。这种模式下,厂商的客户服务、软件SaaS化以及用户间知识互动整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众包(大规模用户参与式外包)的平台。

记者:您觉得未来协同的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蓝凌产品的未来协同之路又是如何?

夏敬华:有四个方面:

1、从传统的办公协同走向业务协同;

2、越来越多关注知识管理;

3、越来越多关注门户整合 ;

4、特别关注Web2.0应用。以往很多协同讲究自上而下的,强调管控,讲究秩序的建立。而Web2.0应用是自下而上的,它不强调管控,它期望通过大规模的无序最终达到管理上的有序。

结束语:

从采访中,可以看出协同和知识管理是一个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关注点。作为协同发展的最高境界,知识管理是一个更加体系化的管理思想。要做好企业的协同管理,一定要规范企业的各种流程,但如何高效协同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知识管理则是有力的支撑,是协同管理的灵魂所在。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