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东软卢朝霞:云计算不是圈地盖房 走出三大误区(图)

2011-12-09 12:58:00作者:李慧芳来源:

摘要卢朝霞认为,云城市”的重点不在于建设,在于运营,因为它的收费模式,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决定云成功与否。...

  【中国信息主管网独家】(记者 李慧芳)在几乎所有IT企业都在谈云的今天,云计算势如破竹。2011年12月1日,在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东软也提出“云城市”发展战略。

  对于云计算,每个厂商都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说,云计算是种IT技术的革新,也有人说,云计算是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云计算概念的模糊给人们太多的顾虑和误会,云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云计算泡沫问题令人担忧。那么,云计算究竟是什么?将如何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云计算产业链?云标准、云安全问题如何解决?云时代CIO又何去何从?

  在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期间,东软高级副总裁卢朝霞接受了中国信息主管网的专访,为人们揭开了云时代下的诸多谜团。


图为东软高级副总裁卢朝霞接受记者采访

  “云城市”重点不在建设在运营

  中国信息主管网:请问东软提出的“云城市”和IBM提出的“智慧城市”有什么区别,“云城市”这个理念很好,为我们描绘了很好的蓝图,但是它的实施落地是需要很复杂、很系统的一个工程,那么您认为“云城市”怎么样才能落地,然后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卢朝霞:每个公司对它的市场战略都会有一个诉求点,IBM提出“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智慧医疗”,这是IBM公司的策略。对东软来讲,也想把我们做的事情用最简单的语言让人印象深刻。近两年,城市级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一个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很快,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福建海西经济区,以及海南岛国际旅游岛等。从国家的政策可以看到,这几年是加强区域建设,在一个区域里,怎么样能够打造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怎么样能够打造这个城市里特性的文化和产业?对东软来讲,我们围绕云的概念提出“云城市”的计划,我觉得“云城市”可能把城市很多云给它归拢到一起。我们为什么用“云城市”呢?因为我们感觉到这正好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另外国家科技部有一个“中国云”计划,各地都在做。所以我们提出东软的“云城市”的概念。

  我认为“云城市”落地要有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一定是应用驱动,而不是先建基地。要走出云基地建设的误区,不要一想到云就是去建立大的数据中心,就是要圈地,要建立大的网络,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另外,一定是重点的应用先行,积累出经验以后,再继续扩展到其他的云应用。“云城市”的重点不在于建设,在于运营,因为它的收费模式,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决定云成功与否。收费模式可能是按人头,按数据量,按应用的产品模式,按下载等等。对东软来讲,云计算的发展思路是应用驱动,重点先行,运营为先。

  为什么是运营为先呢?在建设云平台时,一定要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比如说建设完以后,要通过发改委、物价局认可的服务模式来收取。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你建完以后没人来用怎么办,或者你用了,他说你非法收费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得到政策性的保障。实际上数据中心,大的云平台建在发达地区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完全建到发达地区,像北京建一个云,寸土寸金地皮贵;而南方的用电本来就比较紧张,建一个大的云中心,耗电量是相当大的。所以在哪个地方要建云平台,是需要好好来设计的。

  云计算三大误区:不是技术创新

  中国信息主管网: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的主题是“新市场、新应用、新模式”,您比较看好的“新市场、新应用、新模式”是什么?

  卢朝霞:我觉得“新市场”和“新应用”、“新模式”都是互相相关的,我今天看到,无论是厂商还是政府官员,说到一个共性的话题:云平台、云计算。所以云的概念是落地的,不像是前些年认为云是虚的,是忽悠,而现在的云已经实实在在在我们生活、工作当中,随时在我们身边。所以云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新的应用,给我们产生了巨大的新的市场空间。

  中国信息主管网:正如您所言,现在各地政府都在谈云,然后云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现在很多业内人士也在担心云计算存在的泡沫,对此您怎么看?您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云计算产业链?

  卢朝霞:我认为首先要走出这个误区:一说搞云计算,就是先建机房,先买计算机,建网络。云计算不是建数据中心,不是要买大的计算机,要建大的场地。

  第二,云计算绝对不是技术创新,云计算是种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上来讲,实际上云计算就是过去说的网格计算,技术层面我们以前都能打破。云计算是种新的商业模式,就是由从前的自建模式变成别人建,你付服务费。

  第三,不要力求什么都做云。有些可以是云化,有些不可以,哪些是可以云化的呢?大批量的、面向公众的这种服务最好云化,有些安全涉密的内容云化会有问题。例如,银行金融数据不能把它云化。

  所以在建设云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哪些适合做公共云,哪些适合行业云、私有云。不要全面铺开,应该分布去实施,挑选最可以覆盖、最能达到效果的内容来做相应的云。

  期待政策红包:云计算标准安全两手抓

  中国信息主管网:国家发改委在10月份联合工信部、财政部拨出15亿元人民币,成立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云计算示范工程专项资金。目前,首批专项资金已下发,金蝶、华胜天成等都收到国家发给的关于云计算资金扶持,东软是否收到此政策红包?

  卢朝霞:据我了解,好像第一批企业当中还没有东软的名字,但从事实上来讲,我们无论从云计算的商业模式研究,还是到云计算的公共平台的研究做得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也在积极地做这方面的申报工作。

  中国信息主管网:国内外迄今为止,云计算的标准尚无定论,对此您怎么看?目前,东软云计算使用什么标准?在云标准制定方面做出哪些努力?

  卢朝霞:现在是这样的,云计算、云服务、云应用很多地方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从政策上讲,实际上是要研究它的收费模式、安全保密的规范和要求,按照等级要求,另外还要做互联互通的标准,我们认为在这中间还是要通过一些试点,通过试点的应用要积累出这种经验和教训,总结出一些关键性的实用标准。

  中国信息主管网:现在人们对云安全包括数据安全、传输安全存在很多顾虑,请问东软在云安全方面有什么样的优势?

  卢朝霞:在建设云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要从几个方面建立云的安全性,一是对数据安全,在大容量、大数据情况下对数据安全有隐私保密;二是在整个传递过程中的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相应的认证和相应的等级保护都要有待加强;三是应用云端这部分的安全,涉及智能终端相关标准和信息保护。云端、传输和后台都有安全方面的技术要求,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的要求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对数据的加密有几种方式,数据的认证有几种方式,传递过程中应该怎么样,防火墙持续监测,在它的终端这一部分怎么样进行相应可靠性保障,从数据到整个应用的安全等,都加强这方面的一些系列性的考虑和系列性的防备。

  云时代促CIO与SI转型升级

  中国信息主管网:有CIO认为,云计算将革掉CIO的命,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能否预测一下,云时代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卢朝霞:我觉得是这样的,云的概念以后,无论是企业CIO还是政府CIO,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他们的整个管理上的思路和整个信息化的策略,就要有一些变化。云时代,CIO不再只是管机器,管维护,管应用开发,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围绕着企业的发展,结合信息化建立起业务需求和云应用之间的关系,这才是他的未来出路。CIO是以创造价值为核心来构架生态链,把全球的资源看成自己的资源,整合全球的资源。并不是CIO用了云平台,自己就没事可做,就革了CIO的命。CIO一定要成为业务专家,如何管理云平台,如何提要求,满足前台的战略目标,这是CIO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信息主管网:据了解,东软在2000年就获得了系统集成的一级组织,我想请问一下您作为国内主要的IT综合服务商,怎么看待当前的系统集成行业?

  卢朝霞:我认为我们的系统集成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对它整个的价值没有一个体现。系统集成并不是把软件、硬件连起来就行,真正的系统集成是需要复合型人才,它的调优是在结果上。而我们给硬件是给钱的,给软件是给钱的,购买系统软件是给钱的,而做系统集成的时候给的钱越来越少。系统集成也是一种服务,利润少了,整个服务的质量和整个性能调优以及整个系统结构质量都会有所下降。

  现在云平台建设以后,不必每家都建自己的网络,可以共用了,对系统集成也有好处。如何布局最快,解决安全性等问题都需要集成。并不是有了云平台就不要系统集成了。系统集成一定是在新的形势下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怎么给人家付服务费,怎么流动这方面的人才,怎么样检查一级和二级之间的差异是什么要有一套评价体系。

  中国信息主管网:您的观点是在云计算这样一个环境下对系统集成商不是坏事,而是对它有所推动?

  卢朝霞:我认为这方面,因为云平台的情况下对服务的价值有更高的体现。做系统集成也是一种服务,也应该有更高的体现。如果没有体现,那就是还是客户对这部分不重视。系统集成我们现在有一些误解,认为它是一个比较低端的业务,这是不对的。(李慧芳)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