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计算 >
Veeam发布《数据保护趋势报告2022》:云驱动的数据保护让企业远离安全隐患
2022-03-07 11:00:01作者:路沙来源:
摘要日前,Veeam发布了《数据保护趋势报告2022》。报告面向全球企业及3000多名IT决策者进行了广泛调研,以了解他们在未来的数据保护策略。在Veeam中国区总裁张弘看来,报告相对能够反映市场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能够明确Veeam在其中需要扮演的角色,从而帮助Veeam更好的调整和优化产品、市场的策略。...
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和保存周期的延长,势必会带来企业对于数据保护的高度关注。报告显示,70%的受访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勒索软件攻击。然而,在经历了网络攻击之后,将会导致企业36%的数据无法得到恢复。这样看来,数据备份和安全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数据管理和保护迫在眉睫
如今,数据已成为企业良好决策的基石和业务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改进与完善业务流程、推进业务战略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但对于许多公司而言,不完善的数据管理正在阻碍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报告显示,2022年,改善恢复点目标(RPO)/ 恢复时间目标(RTO)SLAs,以及提高可靠性 / 备份成功率成为企业进行数据保护变革的首要考虑因素。从经济角度来讲,透过提升数据保护能力,使得企业实现由资本支出向运营支出的模式转变,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和总体拥有成本。
为此,87%的组织表示,2022年要提高数据保护的预算。同时,要采取现代化、创新性的数据管理或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被调研组织认为,通过云服务(DRaaS)进行灾难恢复的能力、实施本地和IaaS/SaaS策略保护标准化的能力,以及将数据保护纳入全面数据安全策略的能力等因素,是他们定义现代化和创新性的重要考量。
笔者认为,这样一种现代化、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应该是一种一体化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能够帮助IT团队无缝且安全地将工作负载在本地和公有云、私有云之间迁移,以及跨公有云和私有云实现迁移,从而能够随时随地根据业务需求使用数据。
“这正是Veeam云数据解决方案的优势所在。从Veeam的角度来说,企业将数据迁移到云上或者是从一个云迁到另外一个云,首先会进行数据加密,其次会进行访问限制,最后实行多层级的认证,这样才能确保让真正有需要人获得数据。”Veeam企业战略副总裁Dave Russell如此说道。
如何弥补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调研中,Veeam就提出了企业是否存在“现实差距”的问题。结果90%的组织认为,他们在实际应用程序恢复速度与预期及用户恢复生产力之间存在差距。89%的组织认为,他们在数据备份频率与中断后可承受的丢失数据之间存在差距。
在Dave Russell看来,造成企业在备份上的不足或差距,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领导者缺乏数据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就是如今在企业内部对业务具有至关重要性的数据越来越多,并且高优先级的与普通应用程序的数据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变小。这就容易导致企业在数据保护策略上的失衡。
可以看到,随着数据体量和重要性的不断增加,将其保护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也同样面临着挑战。为了缩小数据保护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威胁之间的差距,组织不仅要增加数据保护的预算,更要着重实施云驱动的数据保护。报告显示,67%的组织已经将云服务作为其数据保护策略的一部分。56%的组织现在正在生产中运行容器或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使用。而通过云提供商进行灾难恢复的比例,预计将从2020年的23%上升到2024年的53%。
为现代数据保护提供云驱动的保护能力
云、SaaS、容器等现代化技术的兴起,无疑为像Veeam这样的数据保护厂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在Veeam看来,数据向云端迁移及云数据管理扩展的步伐正不断加快,云端数据保护成了推动Veeam大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Veeam为现代数据保护建立和发展的单一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混合云的业务需求。
如今,Veeam不仅可以有效保护AWS、Azure、Google Cloud等不同的公有云,而且可以保护物理的、虚拟的和Kubernetes环境。Veeam的单一平台完全能够胜任对不同业务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Veeam年度经常性收入 (ARR) 同比增长了27%,并且连续第五次在2021年企业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魔力象限中被列为领导者。Veeam 认为,鉴于目前的全球形势,以及企业现在需要保护的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来自勒索软件和网络攻击、合规和新法规,以及远程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复杂性),他们相信市场机会比预测的还要大。
在笔者看来,为应对复杂数据保护和恢复所带来的难题,加之海量数据的不断增长及遵从标准的严格性,这些都为数据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数据量如何增长以及企业数据管理模式怎样发展,统一、简单、自动化、现代化的数据管理模式必将成为主流。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