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基建 >
天津津南区“双碳”研究院开启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摘要 “虽然我知道津南区在‘双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津南区的发展变化和今天这个会议的力度,还是让我对津南区刮目相看!”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余贻鑫在津南区和天津商业大学共建“双碳”研究院成立现场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侯立安则在会上表示,“在如此重大的‘双碳’国家战略部署面前,由津...
“虽然我知道津南区在‘双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津南区的发展变化和今天这个会议的力度,还是让我对津南区刮目相看!”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余贻鑫在津南区和天津商业大学共建“双碳”研究院成立现场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侯立安则在会上表示,“在如此重大的‘双碳’国家战略部署面前,由津南区与天津商业大学共建的‘双碳’研究院,不只是一个机构的成立,更是津南区乃至天津市一项重大战略的启动,是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战略行动。”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双碳”研究院,为什么能得到院士“刮目相看”和“重大战略启动”的评价?她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六位院士助阵,高规格启动
今年以来,为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全国各地、各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各类“双碳”研究院陆续成立。此次津南区人民政府和天津商业大学共建“双碳”研究院,由多位院士领衔、以区域先行示范开展针对性研究,系统考虑“结构降碳、技术减碳、管理低碳”,可以说在众多“双碳”研究院中独树一帜。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侯立安、郝吉明、刘文清、蒋剑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等六位院士共同见证研究院成立,并分别担任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为实现“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原创性、高质量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科技部相关领导亲临现场指导,研究院成立吸引了来自市、区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多方代表参会,会议规格高、措施实、任务重,具有突出的条件、优势和能力。
创新合作模式,坚持产业化发展道路
侯立安院士在成立大会上强调,“大学不可缺席,大学与政府、企业在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新型创新体制。在这一背景下,成立‘双碳’研究院,是在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将服务国家需求与发挥高校优势紧密结合的成果。”“双碳”研究院是津南区和天津商业大学创新合作模式,联合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合作共建的,是政府与高校、研究机构深度融合的新典范。研究院将坚定不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行“研究院+公司”双架构模式,同步成立“双碳”研究院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作为非盈利机构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公司承担研究院衍生的经济服务职能,通过产学研合作、孵化“双碳”企业等多种形式,开展“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既要体现服务社会的公益价值,也要挖掘面向市场的经济效益。
建设先行示范区,率先吹响“双碳”行动号角
津南区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全市率先提出建设“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勇于先行先试,敢于担当作为,在“双碳”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双碳”研究院依托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生态优势、海河教育园区创新优势、国家会展中心集聚优势、天津商业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和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专业优势“五大”特色优势,是各方合力打造天津“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抓手。津南区锚定目标、自加压力,发布《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行动宣言》,在全市率先吹响落实“双碳”行动的号角,提出全区上下在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绿色生态屏障碳汇、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前沿绿色低碳技术、绿色金融支撑体系以及社会低碳文明发展等六个方面形成行动示范,彰显了津南区创建“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信心与决心。
辐射京津冀,争创全国一流“双碳”研究院
渤海之滨,海河南岸,津南区集330万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蓄能储势,与海河教育园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天津市创新发展聚集区。“双碳”研究院利用津南区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集聚国内“双碳”领域多位院士和顶级专家,以海河教育园为试点打造零碳园区,逐步扩展到津南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津南样板,为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双碳”政策法律咨询、规划方案编制、技术路线图设计、技术攻关等服务,为企业提供绿色转型解决方案。未来,“双碳”研究院将在“双碳”高端智库建设、“双碳”人才培育、“双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天津经验”,为京津冀乃至全国碳中和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双碳”研究院的成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院士和专家们的倾力支持,为研究院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全力开启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不负所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好“双碳”研究院,创造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