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用中西理念打造“硅谷式”人才

2009-07-22 17:07:00作者: 韩志方来源:

摘要成立于硅谷的芯源公司,落户成都不到3年出口过亿美元,成为当年四川省工业出口增长最快的企业。是什么让这个美国硅谷的明星企业“转战”国内?又是什么让它在国内的发展如鱼得水?... ...

“通过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看到了四川人民不屈的精神。有这样伟大的人民,说明当年回国创业,到成都创业没有选错!”5·12大地震过后的一个月,美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决定将在成都高新区的投资追加至5100万美元。

成立于硅谷的芯源公司,2007年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成长最快的高科技企业第四名;落户成都不到3年出口过亿美元,成为当年四川省工业出口增长最快的企业。公司创始人邢正人则是第一位带领美国半导体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留学生。

是什么让这个美国硅谷的明星企业“转战”国内?又是什么让它在国内的发展如鱼得水?我带着种种疑问,走进了这家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

与公司老总相约的是上午8时30分采访,一心想探个究竟的我提前半小时到了。看着眼前这栋简单的白色两层小楼,周围绿草如茵、喷泉环绕,很难将它与高科技企业联系在一起。迈步走进,每一道门都有门禁系统,得刷卡进入;迎面不时走来身穿白色防静电服的工作人员;实验室各种精密仪器比比皆是,这才有了点“高科技”的感觉。

扬名硅谷 扎根成都

在会议室,见到了今年50岁的邢正人。乍一看,很难将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头发花白、身着普通工作服的中年人与从事高科技创业的海归联系在一起。

采访中得知,邢正人上世纪80年代初自费留学美国。毕业于佛罗里达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他在硅谷打拼了10多年,1997年在硅谷创建了芯源公司,7年后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芯源作为硅谷的一匹“黑马”,也引起了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成都市政府在引进高科技企业时,对芯源公司就很感兴趣。

成都市对知识产权的大力保护和四川高校电子人才资源的优势,坚定了邢正人回国创业、扎根成都的决心。现在,企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当初决策的正确。“电子科技大学等在川高校的毕业生非常优秀,成都市政府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帮助非常大。”

中西结合 培养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话说得一点不错。对于芯片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来说,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速度。芯源在国内适应之强、发展之快,离不开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芯片设计,而不是芯片生产,因此芯片设计人员的引进与培养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在问及芯源的人才培养有何独特时,邢正人笑了笑,“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4个字——中西结合。”

“怎样中西结合?”我好奇地问道。

“一句话也说不清楚,我带你去研发中心看看,我们边看边聊。”

由于实验室的特殊环境,我们换上了整套的防尘、防静电服,穿戴着特殊的头套和鞋套,可以说是“全副武装”。实验室内各种仪器闪烁,有的在测试芯片晶圆、有的在进行模拟电路实验,人员虽多,但显得井井有条。实验室负责人介绍说,所有的实验人员都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电子专业的毕业生。

“像电子科技大学这样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在知识掌握方面,一点不比国外的学生差,而且国内的学生稳定性高,上进心和竞争意识都很强。我们的人才培养立足国内高校,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约了成本。”邢正人介绍说。

与其他企业请人来企业进行培训不同,芯源把自己的员工送到硅谷。“但我们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动手能力不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把毕业生送到美国硅谷的公司去实习,去接受“硅谷式”的培训,聘请硅谷的工程师手把手地培训我们的毕业生。让他们吃住在硅谷,全身心地感受半导体芯片行业全球最新动态。”

这就是“中西结合”,我们自己的大学生,也能培养“硅谷式”的技术人才。一个是请进来,一个是送出去,这就是芯源人才培养的秘密所在。

(责编Melinda)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