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文化·资本·经济”视角寻找中国IT大三角
2010-09-13 15:20:00作者:瞬雨来源:
摘要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支点,除了我们熟悉的北京和深圳以外,杭州的崛起已经与前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大三角架构。有人形容这个大三角是三足鼎立,虽然并非不够贴切,但很容易让人产生对立竞争的错觉;在我看来,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程中,这个IT大三角更是一个合作与共...
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支点,除了我们熟悉的北京和深圳以外,杭州的崛起已经与前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大三角架构。有人形容这个大三角是三足鼎立,虽然并非不够贴切,但很容易让人产生对立竞争的错觉;在我看来,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程中,这个IT大三角更是一个合作与共进的架构。
要成为一个三角形的IT产业区域架构,首先在角色上应当有所区分,或者说有所分工;如果三角形的每个顶点都扮演同样的角色,那么只会是一个竞争性的替代关系,而无法形成稳定的支撑架构。典型的三种角色分工是:文化的、资本的和经济的。作为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北京的互联网地位也具有很强的政治和文化性。从门户到搜索,从国家部委、职能机构的公开网站到大大小小的行业网站,北京充分发挥了它在互联网上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而深圳呢?得天独厚的经济特区地位和旨在服务于高科技企业投融资需求和资金渠道的创业板新近设立,深圳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资本创新和引导角色。就象美国的IT产业布局不可能只有硅谷和纳斯达克,IT大三角的后起之秀——杭州,因为淘宝的崛起而在中国的互联网版图上承担着独一无二的经济责任。
可能有人会问,北京那么多的互联网大腕,论市值谁也不小,为什么不能承担IT大三角里面的经济角色呢?答案很简单:无论这些互联网大腕市值多高,那只是它们自己的钱;富翁有钱,因此可以大把地花钱,但它左右不了经济动向。而淘宝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圈,其集群效应甚至可以描述为一个类似欧盟(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电子商务经济共同体。对此,我曾在《环球时报》发表文章,题目为《未来十年,感受共同体经济》,详细阐述了以淘宝为首的中国电子商务如何改变我们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生活。
除了硅谷和纳斯达克,西雅图也因为微软和亚马逊而在美国的IT大三角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谁是中国的西雅图?”这个问题经常被人提起,因为这个美国西部雨城——西雅图,被很多中国城市视为榜样。西雅图的成功经验,经济学界认为是得益于实现了竞争性发展当中最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三角”(包括资源禀赋、市场效率和竞争强度);但在我看来,这种分析既抽象又脱离现实。因为无论从这个“不可能三角”的哪一个方向上来看,西雅图都不具备优势。西雅图首先不是一个资源城市,其次不拥有一个用户群或顾客丰富的市场,至于竞争强度无论从那个行业来讲都不够激烈。西雅图的成功,我想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微软和亚马逊这两个对世界IT产业形成了深刻影响的知名企业。微软用操作系统拉近了所有人与电脑的距离,而亚马逊则在电子商务创新之初,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条路来。与值类似的,淘宝除了将电子商务带给了千家万户、开辟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以外,还由此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名词:网商。从这个角度来看,杭州无疑更象是中国的西雅图。
西雅图因为它的美丽和舒适,几次被评为“全美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我想这也是西雅图在美国能够被称为“科技人才的宝地”、“高科技人士的梦工场”的根本原因。《经济观察报》不久前曾经做过一个专题,叫做《逃离北上广》。因为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和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曾经的事业天堂一步步接近人才流失的尴尬境地。人才未来向哪里去?《经济观察报》的调查分析表明其迁移目标是“宜居城市”。除了传统产业以外,北京毕竟还有互联网带来的新兴机会,上海、广州就没有这么好的转机了。与西雅图类似,西湖接天的碧莲、钱塘涌动的春潮、还有雷峰夕照、平湖秋月……杭州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所以相信它也会是人才最乐意迁移的目标。
高端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投融资环境的改善,这些本来应该只是政府需要用心的事情。而杭州却在马云及其阿里团队的带领下,从一个单纯的宜居城市转变成了中国IT大三角中举足轻重的一角,无疑这可以算是政府与企业合作获取非凡成功的典范。就这一点来说,值得众多希望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学习和借鉴。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