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电子书:提高门槛要适当 服务应规范

2010-05-26 20:29:00作者: 来源:

摘要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制定针对预装数字内容的电子阅读器生产以及提供数字内容下载的准入机制。这一政策目前仍在研究中,具体的方案将根据现行的有关出版管理规定来制定。...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制定针对预装数字内容的电子阅读器生产以及提供数字内容下载的准入机制。这一政策目前仍在研究中,具体的方案将根据现行的有关出版管理规定来制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准入门槛和标准规范,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也是行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保证。然而,在借鉴国外成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标准,例如对内容格式等问题一时间恐怕难以全部统一,设置一个共享模式作为中转的出口,也许更加切合实际。

  各自为政成行业之痛

  电子阅读器市场的火爆,引来了3C制造企业的狂热,电子阅读器市场成为所有公司都想分一块的蛋糕。但是由于缺少标准,目前整个市场更像是一场乱战。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国内电子阅读器的市场比较复杂,很多厂商都在进入,导致了电子阅读器市场的无序竞争。这种无序竞争的原因,除了市场尚不成熟外,相关技术标准的缺失,也是重要因素。”

  据记者观察,目前市场上有6 英寸的黑白电子阅读器,还有B4纸张尺寸的小显示器,有彩色阅读器,甚至还有厂商在电子阅读器上搭载了影视和音乐的节目。天津津科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国强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谈及此问题时很是气愤:“很多厂商把MP4、MP5的驱动改一改就冒充电子阅读器,迷惑消费者。”另外,格式的不统一也成为行业之痛。方正的CEB、书生的SEP、超星的PDG、Adobe的PDF等,各自都有一套格式,电子阅读器没有行业通用的标准和格式。格式的标准不一致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这也增加了用户阅读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行业内容的交换和整合。

  因此,不论是硬件产品、技术方面,还是内容、平台和格式方面,电子阅读器行业都迫切需要相关标准来规范,从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创新体系的建设,更好地规范行业的发展。

  EZRead 执行总裁王自立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听到电子阅读器行业即将出台标准时很是兴奋,他表示:“推动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关键因素是产品价格和内容,而目前电子阅读器存在违规使用内容,预装的文字内容版权不清晰,甚至可以随意下载违规内容等现象,因此需要标准来规范版权的问题,这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In-Stat中国副总经理雷云认为,当一个行业需要制定标准时,往往意味着市场混乱,需要规范,但同时也表明了市场机会很大,利润很高,电子阅读器市场无论是终端还是内容,目前看来都处于这个阶段。

  适当提高进入门槛

  其实,因为载体容量和易于查询等原因,如果没有准入制度,造成盗版失控,受损的将不仅是电子阅读器生产企业,还可能包括图书、纸质媒体。虽然电子阅读器行业的终端暗战将有可能被标准之争所终结,不过这还得依赖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单位来推动制定标准,并能够真正得以实施。

  其实,我国早于2002年就发布了第一个电子阅读器的相关标准,GB/T18787-2002《电子图书阅读器通用规范》,该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此标准规定了电子阅读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各类型的具有图书阅读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

  然而,随着近两年国内电子阅读器行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界对电子阅读器的热情之高可谓史无前例,低进入门槛在丰富拉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使得产业链更加混乱。正版的和盗版的厂商各执其词,火药味已经很浓。由此,今年4月23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又在北京发起成立了“电子阅读器标准工作组”,拟制订一系列电子阅读器行业的标准规范并监督执行。电子阅读器标准工作组组长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所长王立建担任。

  身为“电子阅读器标准工作组”副组长的刘迎建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目前,电子阅读器的很多方面都还没有统一标准,例如电子阅读器格式、硬件参数等,都有待建立相关标准。至于门槛多高才算适合,这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在对市场和相关机构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才能最终确定。但是最终目标是肯定的,即进一步促进电子阅读器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那些一哄进入、产品规格及内容服务不规范的山寨厂商,张毅君奉劝“最好别介入”。显然,山寨厂商是准入制度要限制的。而实际上,另一类跟风厂商也在限制之列。刘迎建指出:“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想进入电子阅读器领域,相关部委担忧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格式难以短期内统一

  从市场角度来看,电子阅读器的战火最初是由美国亚马逊的Kindle点燃,2008年电子阅读器在美国火爆之后,2009年中国的市场也开始升温,总值达 795亿元的中国数字出版业首次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2010年,被业界称为电子阅读器元年。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2010年,中国的电子阅读器销量将从2009年的80万台跃升至300万台,达到全球市场的20%。

  那么,在行业标准方面呢,国外是否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据王自立介绍,国际上早已有电子阅读器标准。2007年9月,EPub成为国际数位出版论坛(IDPF)的正式标准,取代旧的开放OpeneBook电子阅读器标准。其中具体包括三方面:开放出版结构2.0,以定义内容的版面;开放包裹格式2.0,定义以XML为基础的 EPub档案结构;OEBPS容纳格式1.0,将所有相关文件收集至ZIP压缩档案之中。因此,“国内标准也要参考国际上流行的EPub标准,做到相互兼容。”长期居住在美国的王自立对EPUB标准很是推崇。“其实,国内也有单位在做开放式的EPub,比如中文在线和书生读吧。”吴国强告诉记者,“但目前市场上各家的格式非常多,我认为在此条件下,内容格式不具备一刀切的条件,应该有一个共享的模式作为格式中转的出口。”另外,吴国强强调,在硬件方面,响应速度、屏幕亮度等方面目前只有企业标准,但还没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标准,而只是任由市场自由发展,固然可以在短期内见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对于长远发展而言,却是非常不利的。在刘迎建看来,企业在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规范的前提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现阶段,大家一起做大、做强电子阅读器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