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华谊上市:资本市场一小步 文化产业发展一大步
摘要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周宁)27日,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集团——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通过创业板发审委审核。...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周宁)27日,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集团——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通过创业板发审委审核。
分析人士认为,“华谊”若成功上市,对资本市场来说,不过是增加了一家中小型公司。但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集团,这一事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其实,“华谊”上市并非娱乐公司第一家。2008年,橙天娱乐就已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娱乐公司。据统计,2008年,民营资本共投资了96部电影,占全年140部国产电影出品量的68.5%。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有近80%是民营公司参与发行创造的,而“华谊”始终位列国内电影票房之首。
可以说,以“华谊”“橙天”为代表的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背后,是一条我国影视产业历经风雨、成功应对国际化竞争的艰难之路。
我国加入WTO后,依据有关条款,每年要逐步加大对西方影片的引进。国外大片纷纷登陆中国,抢夺市场。中国的电影业在产业化没有形成、市场规则没有建立、市场经验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匆忙应对,受到很大冲击。
为保护、发展国产电影市场,我国于2002年颁布有关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影业的规定,以新的《电影管理条例》颁发为标志,放开了制片的准入门槛,普通的民营影视机构都可以立项拍片,这促使大量民营资本注入电影制片业,电影产业的多元化格局日趋形成,为民营电影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
近几年,以“华谊”为首的一批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在电影方面已基本实现了从编剧到导演、制作,再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完整的体系,并与国外大片一决高下:《没完没了》《大腕》《手机》《满城尽带黄金甲》《集结号》……国产电影票房收入连创新高,连续6年位居前三甲,有效抵御了国外电影的“入侵”。
“中国民营娱乐公司大都是几千万元的规模,最多只有几个亿。规模化经营太重要了。”面对不俗的成绩,“华谊”董事长王中军依然不满足,“要把‘华谊’打造成中国的‘时代华纳’,但这至少需要10亿元的资本规模,才能站稳脚跟。”而上市是最佳的融资渠道,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集聚自身实力。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非常欢迎像“华谊”这样的标杆性民营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投入期与研发工程一样,有巨大的先期投入,投资回报也有时间差,创业板给中小企业提供更方便的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营造正常的退出机制,成为娱乐企业的上市福地。”
然而,也有不少人担心“华谊”上市对国有电影公司(如中影集团)的冲击,特别是“唯市场论”成为民营公司的“魂”,他们可能会较少考虑肩负的社会导向重任,而是在主题策划、档期选择、炒作点宣传、推销方式等方面形成潜规则,大量占有市场份额,过度迎合受众。
对此,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认为,与其说“华谊”上市挤占国有电影公司发展空间,还不如将此作为国有公司新一轮发展的契机。“民营电影公司往往在内容生产、创作发行等方面优势较大,而注重社会效益(导向性)与经济效益(票房)统一的国有电影公司在化妆、服装、道具、录音、剪辑、电脑、烟火等各个环节人才储备充足,而且有摄影棚、后期基地(如中影集团怀柔基地),从创作到生产再到终端的硬件设施都比较完整,优势明显。倘若双双联合,完全能达到共赢。”
日前,国务院授权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可以说,“华谊”上市作为资本市场一小步,预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一大步。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