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李彦宏 导演百度
2013-06-13 21:07:46作者:冯秀民来源:
摘要李彦宏导演着一出名为《百度》的大戏。青年时期游历国外的奇幻漂流,纳斯达克交易大厅的喜极而泣,当然也少不了硅谷大片《Google》的冲击。他的电影里糅杂了文艺、励志、商战、冒险,还有……嗯,悬疑?...
致青春
在李家的五个孩子当中,李彦宏排行老四,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小的时候,爸妈就对他耳提面命,说咱们家没后门,你将来要想有个好工作,你就得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李彦宏回忆,小学的时候自己并不是个乖学生,经常因为忘记做作业被老师赶出教室,也会到厂里果园偷摘水果,还打架,虽然“不属于特别野的那种”。老师让写检讨,“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也有责任……”是他常用的句式。后来,“人越来越大,老被表扬,又是班干部,成绩又好,就不太好意思再捣乱了。”
家人当中,三姐对他的直接影响最大,“我爸爸从小上过私塾,在文学和语言方面有一些功底。爸爸影响我大姐,大姐影响我二姐,二姐影响我三姐,三姐又影响我。”在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彦宏都在追随着三姐的脚步,包括报考北大,赴美留学。
后来,李彦宏的三姐考上了北京大学,她一时间成了阳泉当地的明星。临走时她对李彦宏说:“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美丽,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阳泉,这样你未来的路才会更宽阔。”李彦宏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一年暑假,李彦宏来到了北京。他曾经在自己的百度空间里描述了那个夏天关于北京的记忆:
“那是我第一次到北京。我去了颐和园、故宫、十三陵。北京真大,北大真好,宿舍楼里弥漫着一种我在家乡从没有闻到过的味道,一种现在想来很可能是倒在水房里的剩菜剩饭被水冲过,过一段时间后发出来的味道。那时候我刚上完高一。临走时,我告诉我后来的姐夫:两年后我会回来的。是回北京,还是回北大,我没有明说。但我心里想的应该是北大。”
1987年,李彦宏如愿以偿,他以阳泉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图书情报学专业,这也是当时北大几个热门专业之一,“我的成绩报任何一个大学都能上,没上清华是因为清华要5年,时间太长。”
说起李彦宏,他的大学同学对他并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因为他并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风云人物, “属于外表比较冷酷,内心比较火热的人”。
在北大,李彦宏做过的最出格的事,也就是给人当“枪手”考托福了。为了可信度稍微高一点,“雇主”还告诉他分数不能考太高,结果他考了600分左右,拿到了人家600块钱,“一分一块钱嘛。”
然而,在大学的四年中,李彦宏看到了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与自己对未来的规划的差距,他不太满意图书情报学专业,于是去计算机系上了不少课。
“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顺应潮流,他决定出国留学,“在我看来,选择出国是一条自然而然的道路。”他将方向锁定了计算机专业。
在经历了详细的规划,和一段枯燥紧张的考前准备后,李彦宏顺利地拿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1991年的圣诞节,李彦宏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刚到美国,姐姐就带着李彦宏去了趟拉斯维加斯,“去看看美国的灯红酒绿是什么样子”。姐姐给了他二十美元的预算,“花完就走人”。二十三岁的李彦宏手里捏着二十美元,盯着快速旋转的转盘目光灼灼。他像很多人一样,来到美国赌未来。
初到美国,吃苦是必然的。“我出国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换专业,刚到美国学计算机,很多功课一开始都跟不上。有时和教授面谈,由于较心急,谈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领域,结果那些教授就觉得我不行。”
当时,他想报一个教授的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李彦宏的表现不是很好,结果教授问他,你从哪儿来的?李彦宏说从中国来,他又问,中国有计算机吗?这句话让李彦宏感觉很受伤, “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觉得怎么能这么问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了,中国怎么可能没计算机?”李彦宏觉得这是种羞辱。“我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出点东西,让他看看。”
学校待了一年后,李彦宏获得了一个机会到位于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实习,“这三个多月的实习,对我后来职业道路的选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之余,他经常会看《华尔街日报》,那些描写鲜活的硅谷商战的故事让李彦宏收益颇深。
“原来技术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真正决胜千里的因素。”硕士毕业之后,李彦宏决定放弃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夏天,他进入华尔街一家公司——道·琼斯子公司做起了金融信息检索技术。1997年,李彦宏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供职。(中国信息化周报独家)
中国合伙人
在Infoseek,李彦宏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享受着公司不错的待遇和期权。相对来说,日子过得比较闲适。他很快就从一个穷学生,变成了美国的中产阶级。他甚至学着很多老美的样子,在自己别墅的后院整了一个小菜园,种了些黄瓜、西红柿和西瓜,夏天的时候,西瓜铺的满院子都是,下不去脚。“春天的时候买的籽儿,后来变成西瓜,特别有成就感。”
但是,李彦宏也承认,“从另外一角度来讲就是不得志”,坊间还流传着一个李安式的故事: 一天,李彦宏回家发现菜地里的菜全被拔掉了,两名工人正在菜地里铺草坪。李彦宏生气地指责妻子:“我的芥菜马上就要收获了,为什么你把它们毁了?”马东敏针锋相对:“我不毁掉菜地,菜地就会毁掉我的丈夫。你是世界顶尖的IT专家,我强烈反对你变成一个加利福尼亚农夫!”
“被妻子从菜园里拽出来的IT领袖”、“加利福尼亚的农夫李彦宏”被津津乐道了很长时间,传到最后,李彦宏不得不出来辟谣了。“我妻子确实拔过我的菜,但是我回国创业不是因为菜被拔了,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的机会。”
1998年夏天,李彦宏应清华大学邀请,回国作了一次技术讲座,当时搜狐的一帮员工去听课,课后这些人鼓励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还不回国自己创业?我们搜狐买你的技术!”李彦宏怦然心动。第二年的10月,有关部门邀请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此次回国,李彦宏发现当年的海归兄弟们已经在国内把IT业玩得如火如荼。
1999年底,Infoseek被迪士尼收购,李彦宏再也按捺不住创业冲动,他决定了放弃Infoseek的股票期权,回国创业。
李彦宏立即着手创业的准备工作。创业需要伙伴,需要团队。此时,太太马东敏向他推荐了一名自己在美国的同学徐勇。后来成为百度创始人之一的徐勇,也是李彦宏的北大校友,一名生物学博士后。徐勇当时正在拍摄一部名为《走进硅谷》的纪录片,认识很多风险投资商,得知李彦宏创业的想法后,他十分感兴趣。
一个周末,徐勇应邀来到李彦宏的家里共商大计。一见面,李彦宏先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虽然愣了一下,但并没有感到意外。两人在美国闯荡多年,早已习惯美国人的商业作风。签完保密协议,李彦宏对徐勇说:“我们回国做搜索引擎吧。”
早就看好搜索引擎的徐勇与李彦宏一拍即合,对前景的向往和硅谷人特有的冒险特质,让两人的创业激情如同火山爆发般强烈。
当时,国内各种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李彦宏与徐勇商量的公司赢利模式是:做出最好的搜索引擎卖给门户网站。
在李彦宏和徐勇一起寻找第一桶金的道路上,有一段对白颇为经典。
投资商问:“Robin,你多长时间能把这个搜索引擎做出来?”李彦宏说:“六个月。”投资商接着问:“多给你钱,你能不能做得更快些?”李彦宏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这个必须让我想一想。”投资商又问:“在搜索技术方面,你认为谁排在世界的前三名?”面对投资商的问题,李彦宏列出了包括他原来老板威廉·张在内的三个人。出于中国人的谦虚,他没有提到自己。而此刻他没有注意的是,在他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其中一个投资商,悄悄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
投资商出去之后,给这三个人其中一个打电话,问了同样的问题,他得到的答案里包括了李彦宏。
投资商回到会议室以后,不动声色地又问了李彦宏一些其他问题,最后对他说,你回去吧,我们再想一想。
再碰面的时候,投资商问李彦宏要多少,李彦宏说要100万。他们商量过之后,跟李彦宏说,他们还是希望多给你一点,这样你可以资金比较充裕。他们将投资追加到了120万美元。
因为当时还没有签合同,李彦宏就从投资人手上先借了10万美元,回到了北京。
在此后的大概两个月里,李彦宏再也没有跟投资人联系过,也不管他们是不是会认为这笔钱打了水漂。直到后来他们把投资的程序走完,公司基本建起来的时候,才邀请这位投资人来北京参观他们的百度公司。
投资人一进门,看到几个忙碌得无暇他顾的年轻人,兴奋得直敲桌子,说这是真的吗?真有这样的公司,真有人在工作?
投资人看不到的那段时间里,李彦宏正忙着安营扎寨、招兵买马。
他“像小老板一样神色慌张地在北大校园里张贴招聘广告”,通过在北大和清华的BBS上发招聘帖子,他收获了最早期的技术班底:中科院研三的崔姗姗、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二年级的郭眈、北大研三的雷鸣、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研三的王啸。加上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刘建国、徐勇和他自己,他们组成了“百度七剑客”。
当时,百度刚刚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1414和1417两间套房作为办公室。“别人不敢要的,我敢要。”为了图租金便宜,李彦宏租下了这两间“不吉利”的房间。办公室直到过年后才装修好,味道特别大。1417是李彦宏和徐勇的办公室,里面还隔了一个小会议室。1414则是工程师们工作的地方,有10个座位,都是两个人一组的卡座,位置比较宽敞。墙边还放了一个小休息桌,桌上堆满了食物,这或许就是百度免费早餐的起源。此外,办公室里面还有一块小白板,发布一些重要信息。
“百度创建初期,正是1999年——2000年网络泡沫最厉害的时期,当时,我感觉到这种泡沫是非常不健康的:刚刚开始创业没多久的公司就在国贸、嘉里中心租住最豪华的写字楼,我在美国所见过的创业型公司都没有这么铺张浪费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尽管怀揣着风险投资商要求在半年内“烧光”的120万美元,李彦宏却还是小心翼翼地做了一年的预算。
李彦宏不是没有过怀疑自己的时候。2000年的春天,北京沙尘暴很厉害。早上,李彦宏的办公桌上蒙上了一层尘土,可以拿手在上面写出清晰的字。“我觉得有点辛酸。我本来可以在美国享受加州的阳光,享受那里新鲜的空气,为什么要回来受这样的罪?”
2000年,国内比较知名的搜索引擎已有不少,比如天网、悠游、OpenFind等,它们都是基于机器人搜索的搜索引擎。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信息量较少,这类搜索引擎还是比较实用的;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它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速度慢,数据量少,返回无用信息太多,用户需要花费精力重新筛选。这些在追求技术完美的李彦宏看来都不是最好的,这正是李彦宏创建百度的前提。
百度成立后,首先要推出自己的产品——搜索引擎软件。当时,百度除了技术人员与技术理念,其他什么都没有,所有程序都要一行行写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5月,百度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当时可以搜索500万个网页。那时,中国大概有900多万个互联网用户。
接着,就需要开发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样板客户。
百度签下来的第一家门户网站是保密的,即使是对家人也不说。当时有一个很核心的工程师,庆祝时把男朋友也带来了,她的男朋友很好奇,问你们到底跟谁签约了?这个女工程师说不能告诉你,说出来吓死你,叫做Chinaren,那时候是Chinaren是当时正热的一个社区网站,后来被搜狐收购。不久,百度就和Chinaren联手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提问式搜索引擎——“孙悟空搜索引擎”。
2001年3月,互联网泡沫破裂,一家家公司开始倒闭,百度半年后又要开始融资,经过努力,百度拿到了第二笔风险投资1000万美金,一直到2005年百度上市都没有花完。
拿到钱以后,百度高层非常兴奋,但还是不敢跟员工说,因为虽然签了合同,投资人万一反悔,最后不给钱也没有办法。一直到九月初的某一天,李彦宏从银行得到电话,1000万美金到帐了,他才去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所谓全体员工大会,加上前台、兼职就二十来个人,在会议室中跟大家宣布这样的消息。
没过几天,一个很核心的百度工程师突然跑来跟李彦宏说,有一个消息你知道吗?Google的中文版发布了。李彦宏说我知道,刚刚看过,他又问你看了什么感觉,李彦宏说不错,速度非常快,相关性能很好。他当时看了是觉得不错,但并没有马上跟百度状态联系起来。而那个工程师马上产生一种自卑感,说Google是硅谷最优秀的工程师做技术,而且规模比百度大很多,百度加上兼职、前台各种各样的人才二十来人,怎么可能跟他们竞争?有这么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怎么办?当时军心有点不稳。
2000年到2007年,是Google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Google每推出一项新技术,都让百度倍感压力,2002年初,李彦宏决定从CEO位置下来,做回一个项目的经理,启动“闪电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要快速的提升百度的中文搜索的质量,超越Google。
2003年5月28日,《中国电脑教育报》(《中国信息化周报》前身)举办了一个名为“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的万人公测活动。经过一个星期的投票,结果揭晓,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约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gl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gl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这次数据显示,百度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虽然外界有人对结果表示质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百度已经具备和Google正面对抗的能力。(中国信息化周报独家)
北京遇上纳斯达克
2005年7月21日,百度上市前的路演正式开始。在全球各地,路演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美国时,为了节省时间,百度还专门租了一架小型飞机。
美国的投行在帮助公司上市的时候,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为了摆出气派,一定要帮他们弄一辆加长轿车。李彦宏和百度的CFO王湛生穿得西装革履地坐在车里,投资经理和坤跟他们说,你们两个很像Mafia(黑手党)。李彦宏还记得那辆车子启动和停止的时候,身子随之摇摇摆摆的感觉,“因为我们平时从来都不会穿西装,然后坐在那种老爷车里头,上上下下前呼后拥,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
事实上,那段日子远非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风光,密集的行程安排挑战着人的生理极限。李彦宏回忆,那个时候,他们每天都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几个会要开,三餐也都是在开会。白天,每个会都是面对潜在的基金经理。他们对当时大热的互联网搜索很感兴趣,但是他们不了解中国,也看不懂中文,对百度的态度既积极又怀疑,一遍又一遍地从各个角度提出各种刁钻、严苛的问题。这还没完。晚饭结束之后,还要开董事会,再劝股东,说服他们抵御住巨大的诱惑,百度应该上市,不应该卖掉。深夜,还要回到酒店处理一大堆的电子邮件,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一天下来,筋疲力尽。
对李彦宏来说,“最难受、最焦虑”的不是劳累,而是“对自己未来有极强的不确定,不知道明天是会打道回府,还是会站在时代广场看我们的股票价格,”在路演的过程中他生病了,讲几句话都会咳嗽,哑着嗓子。
有一次路演,李彦宏坐在台下听,手机响了,低头一看,是条短信,短短几十秒的时间,他竟然拿着手机睡着了。旁边的同事不忍心叫他,直到轮到他讲话时,才不得不把他推醒,他又立刻精神抖擞地上去演讲了。
百度路演的最后一站是纽约,投资人最后问了李彦宏一个问题:Google出多少钱你会愿意卖?那个时候,李彦宏已经基本上知道百度如果上市的话,市值大概是8亿美金。面对提问,他不能不回答,也不能说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因为这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他心里盘算,我要一个什么价钱,Google会放弃买?20亿,李彦宏最后给出了这样一个数字。投资人于是去问了Google,回来说,“他们不想买”。虽是意料之中,李彦宏听了还是松了口气。
在百度此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每股价格为19~21美元,募集资金约为7500万美元。而承销商一开始给的定价是17~19美元。在IPO的冲刺时刻,负责百度上市的美国投资银行认为,百度来自于中国,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者中的印象就是落后,没有像样的技术,因此要求对股价打折扣,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美国投资者。
上市前夜,李彦宏坚持将定价提升至每股27美元,这样才能将百度的真正价值体现了出来:“凭什么我是中国公司,我就要定低点,我就要打折?百度是个青苹果,现在还没熟,你现在拥有它,未来成熟了,它就会更漂亮,就更有魅力。”
交易之前,李彦宏邀请了已经离职的毕胜、徐勇,“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8月5日早上,李彦宏夫妇从纽约公园大道上以华贵著称的丽兹饭店出发,乘车前往高盛所在的One New York Plaza。纽约时间上午10:00左右,李彦宏夫妇、徐勇夫妇和王湛生、毕胜、和坤在高盛总裁的陪同下来到了49楼的交易办公室。
巧合的是,高盛此次派出的首席交易员,正是一年前负责Google上市首日交易的那位。
交易开始了。首席交易员一边握着鼠标,一边对着耳机上的话筒,不停地喊出最新的报价。
当交易员报出35美元、37美元的时候,大概有几十万股的需求,但是一股都没有人卖。持有百度股票的人,竟都不愿轻易抛售。眼瞅着股价一路高开,却无人应对,纳斯达克的空气变得有些凝重。
到报出42美元、45美元的时候,交易员又用眼睛扫了扫投资者的下单情况,有几千股卖出,但要买的还有几百万股。李彦宏注意到,这个时候,交易员握着鼠标的手,开始“嗒嗒嗒”的发抖了,他吓坏了,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该用什么价钱往出开。
大概到了11点40分的时候,不开盘已经不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交易员的老板已经站在了他身后,开始指导交易员去平衡买卖。
11点40分,第一笔交易完成,百度开盘价66美元,报价超过70美元,人们在交易大厅看到开盘出去的价格是72美元。这时候,所有的掌声和欢呼才真正释放出来。
李彦宏、王湛生、徐勇紧紧拥抱在一起。“给北京打电话!”第一个拨通的是技术副总裁刘建国的手机:“建国,成功了,我们上市了。”李彦宏和王湛生一起抓着一部手机同时在说着。
“我们为祖国争了光,感谢全体百度员工,感谢祖国。”百度当天股价飙升至150多美元,创造了美国股市200多年历史中的最高纪录。后来李彦宏多次澄清,那一天,他确实流下了眼泪,但绝不是因为股价飙升。
很长一段时间,上市时的巨型喷画都还贴在百度公司总部的墙上,“百度人民很行”6个大字异常醒目,一不小心就被人误读成了“百度人民银行”。空白处,员工们的签名密密麻麻。
三个小时之内,百度股价从27美元涨到151.12美元;瞬间造就了8个亿万富翁,51个千万富翁,240个百万富翁。“漂亮的百度前台接线员也有了百万身家。”而此时,百度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对于外界评论的百度“一夜暴富”的说法,李彦宏很反感,他打了一个比喻, “就好像你盖一个大楼,一块一块砖地往上垒,也许一开始,外头套了绿色的屏障,别人看不见里头是怎么回事, 8月5号那天,突然一下唰地都拉开,别人觉得很奇怪,怎么突然跑出一幢大楼来。”(中国信息化周报独家)
中年百度之烦恼
2009年5月2日下午,长沙黄花机场大厅。接机的粉丝们望着出口翘首以盼,他们偶像的飞机晚点了一个小时。
两位机场工作人员恰巧路过,身在娱乐之都长沙,他们对狂热的粉丝接机这种事已经司空见惯。看到粉丝们举着写有“李彦宏”字样的海报和灯牌,其中一个忍不住问:这是在等谁啊,另一个答道:“大概是韩国歌星吧”。姓李,名字听起来又陌生,不过,他们大概没有想到一个企业家会受到如此巨星般的待遇。
相比于总是出奇招的马云和张朝阳,不得不说,李彦宏的偶像气质更为明显。如果说前者是IT界的“实力派”,那么“偶像实力派”的名头李彦宏当仁不让。他有着一大批的“宏粉知己”,他们形容他是“朗眉星目神情清俊温软如玉的翩翩青年”。他出现在时尚杂志的封面上,穿着黑色风衣,倚在栏杆上目光深邃。他也以明星姿态,时不时的在电视上露个脸,在综艺节目上大跳探戈,虽然他的下属说他“跳舞像擦玻璃”。2005年,他还和任正非、王石等人一起,登上了《南方人物周刊》的“中国魅力榜”,他们颁给他的头衔是“英俊之魅”。
2012年11月。一向以温文尔雅形象示人的李彦宏忽然变“狠”了,他给百度内部员工发了一封邮件,要求员工要有“狼性”。这让一向只遵循“不能带宠物上班,不能在办公室吸烟”的百度员工很不适应,一向小资的Robin怎么突然间风格大变了?
李彦宏意识到百度的危机,提出必须“自我革命”,要“鼓励狼性,淘汰小资”。“我听说恐龙脚上踩到一个瓢,几个小时以后他的脑子才能够反应过来,这样不管你长到多大,你都会灭绝。而我们不能做恐龙,我们要做一个强者,用创新和激情实现百度的二次腾飞。”李彦宏在邮件的末尾这样写道。
“我们过去几年赚了很多钱,但是我们投入不够,大家每次看我们财报说我们50%的利润,当我们的业务还在快速成长时,我们不应该快速追求净利润,我们应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更多的新业务和创新上。”李彦宏指出,发现用户的搜索行为从PC往移动上迁移,就应该主动引导用户更早的去迁移到无线上,这样就可以借助PC上的优势,把移动做起来,而不是拼命维持现状,想把用户留在PC上。”
“有些个手段,如果放在别的公司身上,也许一次就被搞垮了,怎奈百度命硬,就是没有倒下,不仅没有倒下,反而越活越好,流量越来越高。”
2006年9月,当天极网炮轰百度将其搜索结果自动跳转到百度自家网站上时,李彦宏在百度空间里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谁说了算》的文章作为回应。
虽然百度命硬,但还是摊上过不少事。
2005年9月,七大唱片公司联合将百度推上被告席,他们状告百度公司未经允许在其经营的网站上对137首歌曲提供在线播放和下载服务,并为此向百度索赔经济损失167万元。
2010年7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三档节目曝光百度竞价排名黑幕,箭头直指百度为假药、假大夫大开方便之门。
“ 倘若百度文库始终不肯退一步,那我可以多走几步,也许在不远的某天,在您北京的办公室里往楼下望去,您可以看见我。”2011年3月26日,作家韩寒在他的博客贴出了《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在信的结尾,他这样“威胁”李彦宏。彼时,他正联合贾平凹、刘心武等50多位重量级作家,成立了一个出版界反侵权联盟,指责百度文库存在大量盗版内容。
“假如有一天有人想要去摇晃一下百度,我们可能会成为多国部队中的一个”,2011年的IT领袖峰会上,马云这么说,“让百度睡不着觉,全国的网民和企业会更好”。
5月24日,2013百度联盟峰会在香格里拉举行。李彦宏在会上感慨,“很多人进入互联网领域就再也出不去了”。因为“它的魅力就在于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东西,不断有新的挑战,不断有人能够实现新的梦想”。
“当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我们有更好的技术、更优秀的人才,更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对这个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加速地淘汰中国的传统产业,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趋势。我们面临着无限的机会。”(中国信息化周报独家)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数据驱动企业 分析变革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