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业务驱动创新 智赢云端应用

2015-04-23 15:27:04作者:来源:

摘要4月15日,由中国计算机报社主办的2015第八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世纪厅隆重举行。它已经成了中国数据中心领域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

  4月15日,由中国计算机报社主办的2015第八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世纪厅隆重举行。它已经成了中国数据中心领域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行业用户代表、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的企业代表、业内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业务驱动创新,智赢云端应用”这一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两大热点

  大会由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组成。华为、世纪互联、北京广通信达科技公司、 IBM、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在上午做了主题演讲,主要介绍了当前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以及数据中心建设遇到的挑战和应对之道。

  下午的两个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数据中心云化”和“高效、智慧的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云化”这个分论坛,来自光环新网、Nutanix、犀思(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VMware、北京易和星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构建谈到了对混合云的支持,从数据中心云化谈到了云服务模式的选择,全面展现了当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态势,为企业数据中心转向云提供了有益的建议。混合云成了论坛上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热词。相关的话题吸引了众多听众。由于场地有限,许多听众从始至终站着听完了所有的演讲。

  “高效、智慧的数据中心”这个分论坛主要是探讨如何建立一个高效、节能和管理优化的数据中心。来自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力登科技有限公司、美国泛达网络北京高级技术顾问、英特尔、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的资深专家就数据中心的绿化和提高管理能力给出了建议。会上,演讲人与听众进行了热烈互动,会议比原订计划推迟了半个小时才结束。

  除了多场内容丰富的主题演讲以外,本次数据中心大会还设立了解决方案展示区,近20家厂商的展位前一直人头攒动,与会者与参展商之间的交流十分热烈,大会准备的资料在中午前已基本发放完。

  数据中心大会每年都会评出当年的优秀数据中心产品、解决方案、企业和人物奖项,今年也不例外。在往年奖项的基础上,今年还新增了自主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奖,目的是鼓励那些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锐意创新的中国企业。

  混合云风暴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驱动着数据中心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人兴奋,因为中国数据中心建设是刚性需求。也有人担忧,现有数据中心的建设跟不上业务和市场需求的变化。2015年,中国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市场有哪些新的趋势和变化呢?

  会前,中国计算机报社对2015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趋势进行了预测:第一,数据中心云化将进一步深入:第二,业务驱动与软件定义将大行其道;第三, 模块化和定制化将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标准;第四,数据中心要综合治理,有效降低PUE;第五,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将成为热点话题。巧合的是,在本次大会上,上述热点话题被反复提及,与会听众反响强烈。

  “云化IDC比IDC云化来得更加迅猛”,这是本次大会上的一个主题演讲的题目,同时也是当前企业由传统数据中心转向云的真实写照。数据中心作为核心支撑平台,如何适应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社交化等应用的需要,进一步实现优化和转变呢?

  业内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云计算已经从概念炒作转为应用的落地。中桥调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40%以上的企业有明确的云计算应用需求。现在,很多云计算企业在同用户交流时已经不用再讲解云计算是什么,用户需要的是成熟的、可灵活部署、能够带来商业价值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云计算的概念刚出现时,人们热衷于谈论到底应该采用私有云还是公有云。现在,云应用的方向已经慢慢清晰:混合云是企业客户最终的目的地。在本次大会上,许多厂商在演讲中都谈到了混合云,并讲述了自己和客户在混合云方面的实践,给出了构建混合云或采用混合云服务的建议。

  何为混合云?简单说,混合云就是一个或者多个云与传统IT系统的集成,以及一个或者多个云与其他云的集成。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70%的企业将投资或使用混合云。

  企业IT基础架构转向混合云,这一转变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将涉及企业不同部门的很多人员,包括开发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IT管理人员等。比如,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快速访问混合云中的云业务应用,建立企业新的核心竞争优势。再比如,开发人员需要数字化创新平台,以便快速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

  现在,大多数企业的IT环境都是异构的,既包括物理环境,也有虚拟化环境。在混合云模式下,企业更需要一个和谐的混合部署模式,这就需要云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开放、全面的解决方案。IBM大中华区云计算资深架构师温海峰介绍说:“IBM可以提供全面的混合云解决方案。不管企业拥有的是传统IT基础设施还私有云,IBM都可以提供适合其需要的不同的云解决方案。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前50位的企业中有47家采用了IBM混合云技术和解决方案。IBM的云是完全开放的,可以基于开放标准与其他厂商的产品或云互联。在中国,IBM致力于与中国本土厂商共同建立一个云的生态系统。”Synergy Research Group评价,IBM在全球针对企业的混合云市场上是排名第一的供应商。

  “业务需要灵活性和可控能力。”温海峰表示,混合云可以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快速提升企业的业务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亚马逊AWS、微软、IBM等国外云服务商进入中国市场,以及阿里云、华云数据、金山云、青云等中国本地云服务商快速崛起,中国云服务市场急剧升温。不过,很多云服务面向的都是个人消费者或中小企业,真正能够为企业级客户提供高安全、高可靠的云服务的服务商并不太多。世纪互联与IBM联手提供的CMS企业云服务就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了一种新的云服务选择。

  众所周知,世纪互联是知名的IDC服务商,拥有16年的数据上心运维经验,也是国家数据中心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分布全国的数据中心、卓越的网络互联互通能力、专业的运维团队为世纪互联提供企业云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纪互联集成与合作事业部总经理王鹏介绍说,CMS企业云服务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安全性,CMS具有增强的物理安全性和入侵防御系统;第二,可靠性,CMS采用IBM Tivoli管理平台,可以不间断地监控和管理基础架构,保证云环境的弹性;第三,可控性,基于Web的CMS服务管理平台支持授权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登录,并可持续监控、管理和控制虚拟环境。

  CMS是面向政企客户的企业级云计算解决方案,比如金融、制造、航空、物流、能源等行业都是CMS企业云服务主攻的市场。依托符合T3标准的高等级数据中心,CMS企业云服务可以提供7×24小时全时段服务,包括12种服务级别。王鹏介绍说:“针对混合云应用场景,我们不仅可以提供一体化的云架构和丰富的混合网络集成功能,而且能够提供云咨询、迁移和安全等服务。”

  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业务模式不同,对数据和应用的安全性也有不同要求。普通的中小企业可以直接采用公有云服务,而大型企业则比较适合采用混合云的模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速业务的云化。

  北京广通信达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广通信达)董事长徐育毅表示,混合云将成为主流的计算模式。数据中心经历了从离散型数据中心到数据集中处理应用中心、再到多活和混合云环境的发展过程。从运维的角度看,离散型数据中心具有缺乏规划、管理条块分割的弊端。多活和混合云环境很好地实现了应用与基础设施的松耦合和资源的服务化。具体来说,在多活和混合云环境中,外网核心节点在逻辑上成为一个整体,要求运维组织不再按照专业领域进行部门划分,而是按照物理/逻辑进行部门设置划分;外网核心节点的高可用性有充分保障,运行维护工作围绕服务和资源的合理提供、监管和调度展开。

  徐育毅认为,云数据中心应该实现一体化管控。广通信达Broadview解决方案由监控层、管理层和服务层组成,不仅可以提供集中监控管理、配置管理库(CMDB)、集中操作控制、运维统计分析、运维流程管理,而且还提供统一的运维门户,方便使用。以CMDB为例,它是运维工作的基础与核心。CMDB可对传统资源和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具体功能包括故障管理、变更管理、操作管理、配置管理、资产管理、监控管理等。“CMDB将IT资源的配置属性、资产属性、监控属性融为一体,实现了资源数据的大集成,为一体化的运维管理平台打下基础。CMDB基于自动发现机制的IT资源识别功能可确保资源发现无遗漏,同时还能支持虚拟云资源。”徐育毅介绍说。广通信达十分注重产品生态系统的建设,与OEM厂商和ISV保持着密切合作,针对ISV还提供二次开发支持。广通信达的客户遍布金融、政府、视频安防等领域。

  业务驱动的数据中心变革

  现在,人们都热衷谈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商业解决方案部部长伏兴平认为,软件定义只是从技术的角度阐述了数据中心架构的变革,而华为提出的业务驱动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则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引领未来IT的演进。

  伏兴平表示,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IT架构的下一个十年将是从分离重新走向融合的十年。华为借鉴互联网思维设计的业务驱动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SD-DC2)也是一个高度融合的解决方案。企业IT架构正在向互联网架构演变,两者的相同点是资源池化、弹性伸缩,分布式软件可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并可实现集中管理和自动化,但是在对传统业务的兼容、异构硬件的兼容、关键应用的性能和可管理、可维护性等方面,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面向未来的SD-DC2可以将业务部署速度从数月缩短至数小时,效率提升50%,整体拥有成本降低40%。SD-DC2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提供融合的VDC(虚拟数据中心)。VDC支持异构虚拟化,可以跨物理的数据中心进行部署,还可以实现物理资源与虚拟资源的混合编排,并根据资源池的SLA(服务水平协议)选择部署资源。“VDC可以实现跨地域部署,最多可以跨越50个数据中心,最多支持1万个虚拟机。”伏兴平表示,“VDC使数据中心的建设和使用解耦,IT资源可以更好地匹配组织架构和业务,实现业务驱动。”

  截至目前,华为在全球建设了480多个数据中心,其中160多个是云数据中心。华为帮助凤凰卫视构建了“2+7”云数据中心,实现了全媒体战略转型。华为还基于SD-DC2帮助中国石油管道局构建了容灾系统。

  模块化、预制化已经成了当今数据中心建设的事实标准。作为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简单的方式、更高效地建设数据中心,同时进行管理和运维。微模块的数据中心可以满足用户的上述需求。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共济科技)就是模块化智慧数据中心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

  共济科技总工程师易南昌在今年的Cebit展上看到了很多厂商展出微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基于微模块的智慧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易南昌表示,微模块是微型数据中心的一个别称,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集装箱式的微型数据中心,另一种是机柜式的迷你型数据中心。微模块化数据中心使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产品化,便于快速部署,而且很容易形成冷热通道封闭或隔离,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

  易南昌表示,基于微模块的智慧数据中心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它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比如,它可以缩短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微模块数据中心最短可在7天内交付。另外,微模块数据中心初期投入成本低,可以随业务的扩展随时扩容。在节能方面,传统数据中心的PUE值一般为2.5左右,而微模块数据中心可以轻松将PUE值降到1.5以下。共济科技用微模块数据中心支持云迁移,同时也支持软件定义。

  今天,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已经不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每个数据中心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中国有40多万个数据中心,大多数数据中心的PUE值在2.2左右,而美国的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值是1.9,先进的数据中心的PUE值已经降到1.2。”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维克)副总经理王铁旺表示,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关键是要拥有一套高效的制冷系统。

  降低数据中心的PUE值要充分考虑空调、机房的温湿度和洁净度等因素。举例来说,一台普通的空调,其全年的能效比只有3.48%,而英维克的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空调,在室外气温为-5℃时,空调的能效比高达26.2%,而全年的能效比也能达到14.1%,这就意味着全年可以节能75%。

  严格控制数据中心的温度是实现数据中心绿色化的关键。数据中心节能也要实现精细化。以前,人们关注的是如何把整个机房的热量带走,而英维克当前关注的是如何将机柜的热量带走,下一步还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把服务器的热量、芯片的热量带走。英维克已经将业务从中国拓展到欧美市场,为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高效的制冷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和用户一起努力,将数据中心的PUE值降下来,打造一个真正绿色的数据中心。”王铁旺表示。

  大会精彩言论

  数据中心制冷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更高密度的负载散热问题,二是有效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依米康从以下三个方面手入,可以轻松解决数据中心制冷的难题。第一,不断提升现有产品的能效,比如采用房间级的机房空调,通过高效EC风机设计,可实现节能30%以上。第二,应用高制冷密度、高能效的产品。比如,依米康的高能(壁式)机房空调,可以实现空间节约、温度场均衡,且配置灵活,稳定可靠,可为客户减少总投资成本约29%,节省机房占地面积约37%,总运行成本可节省约27% 。第三,开发高能效系统解决方案。比如,依米康可以提供智能监控管理系统、高效高压直流电源系统和各类高效的制冷空调设备。

  ——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总监 陈渊

  当前,数据中心的管理和运维面临三大挑战:第一,数据中心的运行要用不停顿;第二,数据中心的能源开销不断上涨;第三,数据中心的空间十分紧张。为解决这三大问题,就要用到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就是统一实现对IT设备效能和基础设施的管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DCIM的统一标准。

  力登公司是DCIM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可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精细的资产管理、自动化的能源管理等。DCIM项目的落地并不容易。建议用户可以先查找一些业内的成功案例,参考别人的成功经验,然后建立小规模的应用试点,尤其要注意把控总体拥有成本和隐藏的成本。企业还要为DCIM的部署制定一个明确的执行计划,培训相关的技术人才。

  ——北京力登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 周里功

  数据中心要“省”字当头。美国泛达公司可以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涵盖空间、能源、制冷和运维四方面,有效实现数据中心成本的节省。泛达通过密封(密封每一个间隙,使冷气进风和热排风完全隔离)、导风(引导冷气到达所需处,引导热风排到热通道)、封闭(封闭冷通道或热通道,获得最大的制冷效率)和监控(通常监控手段优化操作和能源效率)四个环节,防止任何细微的气流泄露,并保持冷、热通道严格隔离,最高可以将制冷效率提升40%。泛达通过整合链路和线缆管理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节省设备的占地空间。节省运维成本也是泛达的拿手好戏。比如,泛达完整的柜顶走线系统与传统的走线方案相比,可减少30%的安装时间,预端接解决方案可以节省75%的安装时间。

  ——美国泛达网络北京高级技术顾问 李大鹏

  对于数据中心来说,电力供应、网络和空间是三个重要的因素。未来几年,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运维和管理成本的降低将是重中之重。从芯片到服务器再到数据中心,英特尔公司可以提供全面的节能减排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节能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采用高效的制冷系统,二是更好地实现IT设备的节能。英特尔在中国本地开发了一套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对IT设备的能耗进行管理和分析,而且可以通过软件远程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操控。英特尔的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工具,可以收集和分析服务器设备状态、温度等信息,实现容量的管理和能耗的优化。英特尔公司还与许多国内的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数据中心的管理和咨询服务等,并通过开放接口和提供开发包,集成第三方的软件。

  ——英特尔中国高级业务拓展经理 马红雨

  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绿色化的关键。采用先进、高效的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PUE值。制冷系统越接近热源,节能效果越佳。因此,惠普推荐接近机柜的水冷技术。目前,可以大规模商用的惠普水冷方案主要包括水冷背板方案(RDHX)和顶置式对流制冷方案(OCC)。OCC颠覆了数据中心制冷理念,冷却设备放置在服务器机架底部,利用空气的热动力学原理进行制冷,不需要借助服务器的风机。由于OCC方案具有更少的物理接头、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冗余性,所以应用比较广泛。美国雅虎公司、中国某知名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某航空公司的数据中心都采用了OCC方案。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集团技术服务事业部关键设施服务设计服务经理 周晓伟

  IDC企业转向云是大势所趋。特色化发展是IDC企业光环新网的生存之道。云是网络、基础设施和计算能力的组合,其中网络和基础设施都需要高品质的数据中心来支撑,而这恰恰是光环新网所擅长的。光环新网的定位是企业级混合云服务商。在IDC转云的趋势下,光环新网正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云发展模式,从客户产生需求开始介入,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目的是打通整个生态链。光环新网的优势是,拥有自建的数据中心和光纤链路,可以提供包括IDC、ISP和云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光环新网拥有十多年的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的经验,可按企业要求提供ISP、IDC和产品打包方案,并且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

  ——光环新网云计算事业部技术总监 胡维伟

  iPhone手机是一个典型的融合系统,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硬件的创新,而是给用户更好的应用体验。在数据中心里,超融合架构的核心是“软件定义,硬件重构”,即为客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和便于扩展的架构。IDC的统计,Nutanix公司在超融合市场上拥有52%的市场占有率。Nutanix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整合了计算与存储,是100%软件定义的,可以提供分布式的数据和服务,实现了错误隔离、分布式容错和高效的数据管理。总之,超融合可以有效提升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可扩展能力,同时降低整体拥有成本。Nutanix超融合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容量和性能的线性扩展,内建灾备复制功能和健康检查工具,还具有软件定义的快照与克隆功能,并且可以连接公有云。

  ——Nutanix公司亚太区资深技术顾问 陈世玮

  犀思云的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的混合云服务提供商。混合云融合了私有云的控制力、高安全性和高性能和公有云的敏捷、低成本和弹性。犀思云这样定义混合云:可以实现安全的网络连接,满足不同业务对网络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需求;具有统一管理不同云平台的工具;虚实结合,轻松兼容已部署的架构;实现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结合,开放的接口兼容各类企业自建的私有云。犀思云是连接企业的云,目前在北上广三地提供混合云服务和虚拟数据中心服务,在北上广深四城市提供MPLS-VPN混合云接入业务,基于北京的云节点实现同城容灾,同时在北上广三地实现异地备份。犀思云还将启动亚太节点(香港)的公有云服务。用三个词概括犀思云的特点就是开放、中立和连接。

  ——犀思(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张雄国

  “一云承万象”,VMware希望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个单一的云基础架构,可以支持任意的应用、任意的终端设备。一个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实现数据中心虚拟化,同时具有混合云的可延展性;具备精简的自动化数据中心的运维能力;基础架构自带安全控制功能;基础架构高度可用,且恢复能力强;应用和基础架构可以实现自动化交付;支持业务的移动性。按照VMware的思路构建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其单位成本与Amazon、Google的数据中心相当,同时适用于传统和新型应用,并可向混合云延伸。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里,VMware倡导流水线式的数据中心自动化运维,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避免中断。

  ——VMware资深技术经理李焕霞

  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促使IDC企业进行变革和转型。服务是IDC云化的核心驱动力。IDC云化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互联互通问题,偏远地区的机房必须打通通往核心城市的光纤;资源成本问题,带宽成本的降低最终要通过IDC、ISP、CDN、ICP之间的直接互联互通才能解决;IPv4地址和地址广播问题;IaaS产品选型和技术路线的选择;IDC如何与云计算公司互惠互利。为解决上述问题,IDC企业应积极地与云计算公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IDC企业要认真思考自己的云计算发展策略,先做好自己机房的互联互通,再考虑与ISP公司的互联互通。IDC企业还必须快速向互联网公司学习如何做好服务。

  ——北京易和星云科技有限公司CEO 曹洁


另附:2015第八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榜单

2015年度中国优秀数据中心产品及解决方案奖(排名不分先后)
获奖公司 奖项 获奖产品和解决方案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产品奖  
上海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产品奖 数讯VDC云交付中心
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产品奖 NCS系列产品
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产品奖 CoolMaster模块化高能效机房空调机组
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产品奖 依米康高能壁式空调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产品奖 100G QSFP28 SR4/LR4系列模块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产品奖 XRackTM系列微模块机柜
徐州港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产品奖 E²cs云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系统
上海联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解决方案奖  
北京天之华软件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解决方案奖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主创新解决方案奖 一体化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固态存储领域自主创新产品奖 M300系列固态硬盘
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最佳解决方案奖 达梦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IBM 2015年度中国企业云数据中心优秀解决方案奖 PMC企业级模块化云计算解决方案
华为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创新奖 SD-DC²业务驱动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架构
Nutanix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侍超融合架构奖  
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佳解决方案奖 天维云+——企业级混合云解决方案
成都英孚凯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IT运维最佳解决方案奖 易维帮助台
美国力登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DCIM最佳解决方案奖  
美国泛达网络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医疗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广州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最佳产品奖 安全可控虚拟化软件
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广通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IT运维管理最佳解决方案奖 Broadview IT运维管理系统
杭州利安天舰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高效能产品奖  
北京志格物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高效能产品奖 志格物联资产管理系统
宁波意欧迅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2015年最佳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奖  
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优秀解决方案奖  
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佳解决方案奖 RM系列模块化UPS电源解决方案
Vicor Corporation 2015年度最佳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奖 高效率模组化高压直流解决方案
北京叁加伍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CDN最佳产品奖 叁加伍Power CDN加速平台
犀思(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优秀混合云服务商奖 犀思云混合云
广东奥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首选品牌奖  
Universal Electric Corporation(全球电力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首选品牌奖 StarLine品牌即插即用母线槽产品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首选品牌奖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高效制冷领域首选品牌奖  
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优秀节能品牌奖   
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优秀节能品牌奖  
上海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绿色数据中心奖 上海数讯IDX金桥数据中心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绿色数据中心奖  
北京多联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绿色数据中心奖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优秀企业和人物奖(排名不分先后)
获奖公司 奖项  
Dell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HP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VMware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Intel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IBM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中科曙光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浪潮集团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美国力登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美国泛达网络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广东金万邦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北京太极华保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郑州市景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北京多联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北方云数据中心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贵州申黔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最具成长力企业奖  
北京光环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领军企业奖  
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领军企业奖  
北京光环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杰出服务商奖  
犀思(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云神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北京中航信柏润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杰出奖  
北京太极华保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杰出奖  
广州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突出贡献企业奖  
上海科技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杰出服务商奖  
北京并行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自动化运维创新企业奖   
常州万联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监控运维最具影响力企业  
徐州港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优秀公有云服务商奖  
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优秀供应商奖  
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智能微模块领军企业奖  
北京多联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领军人物奖 吴镝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领军人物奖 王海峰
上海云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度中国数据中心领军人物奖 郝峻晟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