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置顶轮播图822*450 >

以应用淬炼工业软“剑”

2024-10-21 11:16:55作者:路沙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摘要  工业软件就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超级管家,它在工厂的每个角落施展着数字魔法,从设计图纸的诞生到生产线的完美运转,再到产品交付的精准 ...

  工业软件就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超级管家,它在工厂的每个角落施展着数字魔法,从设计图纸的诞生到生产线的完美运转,再到产品交付的精准控制,它都能用一系列智能算法和高效的代码,像变魔术一样将复杂的工业流程变得简单有趣。它不仅让机器变得更加聪明,也让工程师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让整个工业世界都充满了创新的活力。

  国际国内呈现不同的市场格局

  目前,国内外工业软件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在国际市场上,工业软件行业相对成熟,市场集中度较高,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西门子、达索系统和 Ansys 等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则显得较为分散,且多数企业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

  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田锋表示,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应用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受工业水平的影响,中国对于标准化、通用化工业软件的需求是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另一方面,中国存在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满足这些行业产生的特殊需求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所在。

  “在通常的市场逻辑中,工业软件的行业应用可能只需要满足普遍需求,因为这样性价比最高,商业开放性更好,开发出的产品市场销售量也相对较大。不过,在中国市场中,除了满足普遍需求之外,还需要下大力气在部分高端场景应用上寻求突破。这种在需求侧方面的不同特征与国外市场形成了显著差异。田锋如是说。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大基础设施行业技术总监冯升华表示,中国的工业软件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伴随智能制造的推行,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十分迫切。国内企业尤其关注本土化、适用性和性价比。例如,企业更倾向于用定制化的软件解决方案来适应本地的生产流程和法规,同时也非常关注软件的成本控制。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市场对工业软件的需求更集中在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上。他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起步较早,很多企业已经进入了深度优化和整合阶段,强调工业软件的长期战略支持、先进性和前瞻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互操作性以及全球化支持。

  对此,浪潮海岳智能 ERP产品研发部智能制造产品研发负责人王思源也认为,由于国内市场对工业软件的需求多样化,行业标准程度不高,不同企业、不同车间甚至不同管理层对工业软件的想法也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市面上的工业软件实现方式繁多且碎片化,同时,价格也成为许多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是,国外市场注重行业的标准化、垂直化,生态系统更完善,因此国外工业软件市场呈现出寡头市场的特点。

  由此来看,不同的市场格局将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质量、产业链协同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国际企业往往能够提供更加成熟和全面的产品和服务,而国内企业则更侧重于满足本土市场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投资和市场机遇的差异。国内工业软件市场可能提供更多的增长和本土化发展机遇,而国际市场则可能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市场整合机会。

  扩大有效需求拉动工业软件产业发展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提出,工业软件领域设备更新目标为: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重点,围绕石油、化工、航空、船舶、钢铁、汽车、医药轨道交通等关系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行业领域,推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

  在工业软件方面,重点更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营维护相关软件。在工业操作系统方面,重点更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安全仪表系统(SIS)、嵌入式软件等产品。到 2027 年,完成约 200万套工业软件和 80 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

  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南》的发布在需求侧为中国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未来,随着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的持续推进,中国工业领域转型升级将逐步涉入“深水区”,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此外,从中还可以看出,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产品,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的本土化迫在眉睫,出于对自主创新和信息安全的考虑,国内企业或将优先考虑选用国产工业软件,未来,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进入国内大型企业的步伐有望不断加快。

  田锋表示,《指南》的发布主要是想从市场角度拉动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因为工业软件产品及技术的创新迭代,是需要针对市场及企业应用中所产生的具体需求,进行持续改进和打磨之后,才可能实现的。这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任何环节都缺一不可。所以,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应该加速提升工业软件的产业化、商品化能力。

  冯升华表示,广泛的行业实践能够让工业软件开发商深人了解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推动技术的快速迭代,并促进各行业的交叉融合。同时,也为工业软件提供了大量的反馈数据和使用案例,有助于研发团队不断优化算法、改进功能,提升软件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王思源表示,工业软件应用的热门行业非常多。制造业是工业软件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调度到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除此之外,能源行业对于能源的优化调度、医疗行业对于医疗设备的高效管理、交通行业对于交通管理策略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的支持。

  举例来看,工业软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设计效率、保障安全以及优化飞行器性能等方面。通过使用工业软件,航空航天领域的设计者可以更轻松地进行飞行器的绘图、流体力学分析和力学分析。此外,工业软件在试飞前的模拟测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预测并解决飞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保障飞行员的安全。

  事实上,对于工业软件的推广,最好的宣传推广方式是市场应用,将工业软件应用到某个工厂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当中,让大家看到国产工业软件应用的成效,势必能够带动工业软件的普及。

  提升定制化能力推动实现高精尖突破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深人推进,客户对工业软件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工业软件的功能、性能、易用性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工业软件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加定制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通过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特定行业和企业的独特需求,从而减少对外国软件的依赖。同时,定制化软件能够针对特定技术难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法,推动本土工业软件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此外,定制化还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加强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同时,定制化水平的提升对于破解工业软件“卡脖子”问题也至关重要。田锋表示,标准化、通用化的工业软件主要从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额方面去考量,而工业软件的技术先进性主要是从定制化的角度或满足特殊场景需求的角度去体现的。

  “目前,中国市场对于工业软件的中低端需求仍然较大。不过,要想破解'卡脖子’难题,只满足中低端需求是不够的,还是要着重提升工业软件的定制化、项目化能力,从而实现高精尖'点’上的突破。”田锋如此说道。

  对此,冯升华表示,工业软件的应用趋势主要体现为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云端化发展以及行业定制化需求的提升。目前,各行业对工业软件的要求越来越具体,企业倾向于选择能提供定制化功能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软件。这促使软件供应商在通用平台基础上开发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专用模块。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不能再用传统产业思维去看待工业软件的发展问题。未来,中国工业软件发展要基于两个维度:一方面,要持续打造标准化、通用化的产品,用来满足刚性需求,另一方面,要聚焦高科技、航空航天、石化能源、重大装备等高端应用场景,以定制化、项目化的形式,寻求突破性、创造性的技术创新,从而快速追赶上国际高端工业软件的技术水平。” 田锋解释道。

  实施多元化策略应对行业应用挑战

  经过广泛的行业实践之后,不难发现,工业软件行业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创新的快速迭代、跨行业融合的复杂性、数据安全与合规性要求的提升、人才培养与技能匹配的难题,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等。而应对这些挑战,不仅要加强自主研发、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还要强化数据安全和合规性,促进国际合作,以提升软件的适应性、创新性和竞争力。冯升华表示,可以从技术层面、市场层面和组织层面三个角度来看工业软件在推广和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从技术层面来看,工业软件通常需要与企业现有的生产设备、IT 系统以及数据平台无缝对接,而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这可能导致集成周期长。从市场层面来看,工业软件比消费级软件更复杂,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其价值认识不足,导致推广较为困难。同时,工业软件的实施成本通常较高,特别是中小企业可能难以承受这一负担。从组织层面来看,工业软件的应用往往伴随着企业管理方式和流程的深度变革,部分企业可能在文化上难以快速适应这种转型导致项目推行受阻。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铎先表示,工业软件行业应用面临着来自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双重挑战。

  在技术上,首先是工业知识的积累与提炼。如何将工业的机械、电子、光学、声学、磁学流体、热处理等各种行业知识进行梳理、抽象、机理建模等,并经过大量的物理测试、验证、迭代,这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次是 T 实现,工业软件企业或研究机构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需要积极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微服务等,深度结合工业行业知识,针对工业客户开发出技术领先、功能强大、性能稳定且价格有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市场中,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企业将保生存、保生产放在第一位,很多企业很难拿出更多资金进行工业软件等方面的建设。同时,目前,国际工业软件巨头已经构建起了强大的工业软件产品竞争链与生态圈,对绝大部分本土工业软件公司而言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单点产品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生态的竞争。

  此外,尽管国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等相关工作,但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在工业软件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不完善,作为知识产权高度集中的行业工业软件企业面临着知识产权方面的困扰,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再发展。

  王思源表示,国内工业软件行业起步较晚,整体发展在技术积累、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都与国外厂商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易用性及场景覆盖程度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深层应用方面相对薄弱。众多综合原因看加,使国内工业软件厂商相比于国外,客户群体仍然较小。

  “虽然工业软件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多方面挑战,但挑战即机遇。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工业软件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国内工业软件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王思源如此说道。

  冯升华表示,应用工业软件并不仅仅是引入一个数字化工具,而是对业务的深刻变革。面对行业应用的挑战,企业需要采取开放的技术架构、灵活的定价模式、强化客户教育、企业文化转型与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才能确保工业软件的成功落地,并通过持续的优化和创新,推动业务的长期发展。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王艳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