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特别推荐 >
新华网超级编辑部4.0 探索媒体融合之路
摘要就媒体融合而言,新华网借超级编辑部4 0项目做出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从过去的单一采编模式,到现在的跨领域工作室模式,再到未来的数据中台内容中心模式,还有很多想象和发展的空间。...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难中之难,各级各类的媒体都在不断摸索尝试。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网站,新华网就借超级编辑部4.0项目做出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近日,新华网超级编辑部4.0项目建设单位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文旅战略业务本部副总经理任鼎接受采访,把超级编辑部4.0平台的详细情况和应用价值娓娓道来。
媒体融合 是形势要求 更是业务所需
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发文指导媒体行业开展媒体融合工作,并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媒体融合的讲话中强调,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为贯彻落实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作为新华社主办的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新华网于2019年开始筹建超级编辑部4.0平台,目的是帮助全网采编人员善事利器,推进供稿线路改革,打造新媒体产品,以期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目前,新华网有采编人员近千人,各编辑部采用分工合作方式,组织内容的采访报道,并按照新华社的工作流程要求,进行三审一校,甚至是四审一校或两校,从而做好报道内容的审核把关和发布传播。
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下,新华网的新闻报道工作稳步进行,业务工作蒸蒸日上。但在工作推进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点,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随着报道量、稿量的增加,编辑部审稿压力倍增,这给新华网的业务拓展与安全运营带来不小挑战。同时,新华网也亟需趟出媒体融合可落地的发展路径,以不断优化提升新闻报道传播效果,提高新闻工作整体效率,筹谋未来更多业务形态。
为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推动自身安全运营与业务拓展,在新华社智能编辑部建设思路指引下,新华网将超级编辑部4.0项目提上日程。“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一方面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新华网媒体内容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要借助该平台,通过介入流程性的改造来支撑生产关系的调整,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形成调整,更好地辅助新华网组织新闻报道工作。” 任鼎回忆项目建设初期,与用户多次深入沟通需求,新华网超级编辑部4.0的主体建设思路和架构才得以成型。
云海 云创 云桥 各司其职 无缝衔接
新华网超级编辑部4.0平台是个极具开创性的项目,从技术架构到业务模型都是行业首创,任鼎感慨地说:“新华网用户非常有想法,我们经常一起探讨,不断摸索优化项目方案,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启发。
”
为全力保障新华网超编4.0项目的顺利推进,太极项目组长期在新华网驻场工作,双方通过默契合作,将对应新闻生产的策划、采编和发布三大核心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从0到1,开创性地设计开发了一套由云海、云创、云桥三大主要功能子系统构成的,完全云上建设、云上部署的云化采编发平台。其中,云海是稿源中心,云创是创作中心,云桥是发布中心。
云海是最早上线的子系统,于2020年“双11”上线,目前新华网全体采编人员都在用。它为采编人员提供了选题策划与稿源数据汇聚、订阅、检索、推荐等服务能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入库数据进行自动化安全审核及标引处理后分门别类呈现给采编人员。智能化引擎可以根据编辑自行设置个性化订阅,对于新进信息,系统会和规则进行对比,凡符合编辑订阅的规则时,系统将直接推送给订阅记者相对应的新稿源。稿源推送包括PC弹窗消息和手机端推送,进而实现对采编人员的智能化推荐服务,形成千人千面的工作台。
实际上,云海是给采编人员的一个素材库,供他们创作时选稿参考。但这个素材库所包含的素材量之大、种类之多,非常可观。据了解,云海素材库囊括了来自新华社社稿9大语种84条专线的所有新闻稿件,170多家重点网站的新闻稿件,大量专业网站的稿件,新华网记者编辑既往采写的稿件等等。素材的格式包括文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这些稿件素材会被提前打好标签存储起来。当记者要写一篇稿子时,在云海中通过关键词搜索就可以获得相应相关稿件。系统也会智能推荐更多素材供其参考。比如,当有记者需要写一篇2021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稿件,云海系统会把新华网关于以往各界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稿件以及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都筛选出来供其参考。
每天那么多新闻,那么多媒体、网站,要把那么多素材都下载收集存储起来,得需要多大存储量啊!对于这点,任鼎解释道,太极与新华网的合作由来已久,2016年太极就承建了定位于IaaS平台的新华云,做底层存储计算,后续又建设了定位于PaaS平台的新华视频云,把视频剪辑组件放在其中,而现在超级编辑部4.0则是定位于应用层。实际上,大量素材是存储在新华云里,供云海调取应用。新闻是有时效性的,大量媒体网站的稿件永久存储没有必要。按照新华网的业务需求,云海采用滚动式存储,最初是存半年内数据,存储量在100TB左右,后加入清理机制改成存近三个月数据。“我们还在不断地加数据进去,比如最近又增加了视觉中国、喜马拉雅等外购数据,现在滚动存储的时限已经改成了20天左右,数据存储量约为16TB。”任鼎介绍,“因为底层硬件已经云化,所以存储多少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问题,就是根据业务需求增减服务器存储而已。”
有了素材,接下来就是创作。云创就是提供全媒体、多形态的信息内容生产平台,它支持多种团队工作模式和审核模式,支持内容创作过程中的智能化辅助服务,如综编内容的事件分析、内容安全检测、内容与报道指令要求的匹配符合度检测等,最大限度地为采编人员提供创作过程的智能化辅助,以提升生产效率与内容质量。
云海跟云创之间,有个智能处理小工具——智能助理,是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桥梁。通过智能助理这个小插件,编辑在打开云创编辑界面后,可以调用自己在云海里选取出来的各种稿件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直接进行自由编辑,不用来回复制粘贴,省时省事,方便易用。
云创子系统由个人空间、工作室、模板管理和审核空间4大板块构成。个人空间是编辑创作的空间集合,编辑可以在里面创建各类稿件,包括文字稿、图片稿、视频稿、PPT稿等。工作室可以帮助新华网在传统组织架构下实现灵活的矩阵式协同工作小组模式。创建人通过简单勾选就可组建某个主题的工作室,并完成人员权限配置。在工作室组建完成后,系统中相应的工作流程也能完全走通。如此一来,就能够很好地满足跨部门选题合作报道的工作需求。同时,工作室支持一些定制的图片编辑工具和视频编辑工具,成员可以融合应用这些工具做全媒体报道。例如,可以组建奥运报道专题工作室,让原来从属于不同栏目的记者编辑,灵活地组织在一起,共同协作创作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稿件。这些记者编辑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实现真正的融媒体合作、全媒体报道。
组建工作室,说起来容易,操作上简单,但实际上背后需要的是太极项目组团队大量的开发工作,要真正实现灵活,系统开发者需要在身份认证、权限设置、工作流程以及冲突排解等多个方面做大量的开发工作,写大量的判断执行语句。因此在开发的第一阶段,在梳理架构和系统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任鼎对此深有体会:“云创是项目建设中难度最大的部分,我们集合用户的实际业务需要求,开发了一套面向普通编辑者能使用的自主开发工具,包括面向普通编辑使其可以进行一般性网站设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和面向美术编辑进行深度定制化网站设计的离线开发工具。这是块‘硬骨头’,非常难‘啃’,但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编辑们非常满意,并且工具还在不断优化中。”
在稿件创作审核完之后,就会进入发布传播环节。云桥子系统是全媒体发布系统,可以将稿件内容展现与发布样式分离。系统可对接的终端包括新华网自有的网站、手机客户端,还包括第三方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IoT智能终端等。云桥子系统一方面支持将采集环节的源信息内容与编辑环节加工处理的内容,按终端渠道进行统一整理,包括对展现标题、展现封面图、展现标题等的进一步处理;另一方面也支持多平台、多渠道发布,支持对各终端的发布管控。这等于是过程稿随时可见、可用,终稿可在多种终端一键发布、一键撤稿。另外,据了解,云桥子系统还能支持包含有终端内容生成、终端内容分发、以及面向不同终端的版权管理和与终端受众的互动业务。不得不说,对于发布责编来说,这简直是“钜惠福利”。
三大系统之外,新华网超级编辑部4.0也做了一些小工具,比如5G传输、智能助理等。新华网超级编辑部4.0可在PC端和移动端实现双操作,满足多场景的采编发需求,总体而言,它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移动化、实用型的融媒体平台,从采编人员实际需求出发,能够帮助他们更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全媒体时代的多样采编需求。
带来很多改变,却只是过渡,而非终极
超级编辑部4.0项目给新华网带来巨大的价值和变化,项目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它改革了生产方式,创新了业务流程。超级编辑部4.0平台打破内容创作的人事组织和生产力组织,基于工作室的模式,以更明确的生产目标、更小的生产单元、更灵活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更为发达的生产力。对于牵涉面更广的“策划—采集—编辑—审核—发布—传播”流程进行全面创新,提供有用、好用的选题策划工具,依规、通畅的流程控制工具和方便编写、易于查看、简单快捷的编辑工具。工作室模式从方法、理念、制度、流程、系统多个层次上实现了从原来固化的传统条块化工作机制到灵活的矩阵式工作机制的改变。价值和效果不言而喻,在今年的建党百年和东京奥运会的报道中都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并且,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效率提升,不仅是单兵效率,而是整体系统效率。
第二,它实现了以智能技术赋能业务生产。超级编辑部4.0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智能融合生产平台,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等多个环节,涵盖智能识别、智能标注、智能生成、智能交互等,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重大报道的发布速度,有效支撑了新华网新型业务的发展需求。对于信源可靠的稿件如新华社社稿,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靠机器审核筛查,设置开关,没有问题之后就会直接发布,节省了大量的编辑人力。在新闻采编环节,“以文搜文,以图搜图”功能也大大方便了编辑在选题策划、素材收集的效果效率。同时,对于敏感人物、特殊称谓等大量细节上的工作,系统可以进行自动审核,有效排除了漏审、错审的风险。
第三,它以云化部署提升对外服务能力,为未来业务预留更多空间。新华网超级编辑部4.0平台具备“自用+商用”的服务能力,通过将整个平台云化,提升对外服务的能力,除了支撑新华网自身发展,还可为其他媒体单位、企业等提供信息资源、采编平台及新媒体管理发布平台,加强媒体的信息交互和沟通,在提供新闻资讯的同时提升新华网的整体宣传和政务服务能力,加强对外技术输出和商业合作,助力新华网实现经营创收。新华网超级编辑部4.0平台以移动优先为导向,通过建设移动稿件编辑器、移动多媒体处理工具、微博微信发布管理模块、移动APP发布管理模块,优化内容移动端传播,同时实现移动端与PC端多屏互动、协同生产,强化移动设备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支撑作用。例如“5G即拍即传”已经在两会报道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虽然超级编辑部4.0平台已经给新华网带来很多价值和改变,但在太极人眼中并非终极状态,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改变和行业的不断进化,媒体从过去的单一采编模式,到现在的跨领域工作室模式,再到未来的数据中台内容中心模式,还有很多想象和发展的空间,我们也乐见新华网和太极这样的强强联合,共同引领我国媒体融合之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通畅。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文旅战略业务本部副总经理 任鼎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