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实例应用:东亚银行从Unix向Linux迁移初探

2010-03-02 15:18:00作者:郭涛来源:

摘要从封闭到开放,商业银行走上Unix向Linux的迁移之路并不是刻意为之。现有系统架构的不灵活、过度配置、投资大、管理成本高等问题给业务的发展造成了瓶颈,这才促使商业银行客户居安思危,希望通过IT架构的调整和优化,尽量降低成本,避免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

“如今,开设一个新网点,IT方面只需要将网络部署好,就像安装电话那样方便和简单,新网点的建设周期不是按月计算而是按天计算。”将应用平台由Unix迁移到Linux的过程中尝到甜头后,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林丽表示非常满意,“x86平台帮助我们有效提升了IT系统的效率,并显著降低了成本。从Unix迁移到Linux,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可靠的系统架构。”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林丽

电子渠道拓展下的IT需求

从封闭到开放,商业银行走上Unix向Linux的迁移之路并不是刻意为之。现有系统架构的不灵活、过度配置、投资大、管理成本高等问题给业务的发展造成了瓶颈,这才促使商业银行客户居安思危,希望通过IT架构的调整和优化,尽量降低成本,避免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东亚银行是外资银行中第一个在中国本地建立数据中心的,其中国总部位于上海。目前,东亚银行在中国内地共设立了19个分行和54个支行,业务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广州、珠海、大连等19个城市,同时拥有9间24小时自助银行中心和超过340台自动柜员机。东亚银行提供全面的个人银行和企业银行服务,也可为中国内地所有客户提供境外投资服务,以及通过分行代理一般保险和人寿保险产品。

随着大批外资银行涌入中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不断增加,以及大型银行调整区域性经营策略,国内中小规模商业银行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扩展网络银行、降低网点经营成本、提升销售能力等手段,以灵活的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来应对挑战。

林丽表示:“网点数量少是我们的一个不足。我们只能比中资银行更多地依靠IT来拓展电子渠道。这就要求我们在后台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灵活的IT平台,以方便前端应用的扩展。”

银行要实现高效企业的目标,就要打造高效的金融IT,一般来说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标准化,比如从基于专有技术的Unix架构迁移到x86架构和Linux系统,从而大大降低成本;第二步,实现有效的简化,比如通过虚拟化、整合等技术实现服务器的集中与整合;第三步,实现自动化,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减少人力介入,实现整个架构的灵活扩展和升级,从而缩减设备的部署、维护和管理时间。

林丽认为,相对于Unix服务器,刀片服务器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容易扩展和整合,更适合应用所需。东亚银行的数据库系统仍旧运行在Unix平台上。不过,在对业务进行拆分后,大量的业务应用被迁移到Linux平台上,保留在Unix平台上的业务量不是太大,因此也没有必要配备大型的Unix服务器。

戴尔(中国)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大企业客户部总经理容永康表示:“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x86架构已经可以和Unix架构相媲美。日本新生银行几年前就把包括核心应用在内的所有系统都迁移到x86平台上。事实证明,商业银行的核心应用系统是可以构建在x86平台上的。”

许多新兴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在选择基础架构时,Unix平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是用户的首选,但x86架构和Linux平台在开放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给商业银行用户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小前端 大后台

从Unix向Linux迁移是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必须立刻抛弃原有的Unix平台,100%转向x86架构和Linux平台。用户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东亚银行就没有将所有业务平台都转移到x86架构上。他们根据需求不同,将业务进行了拆分。目前,东亚银行的前端应用已经转移到Linux平台上,并且采用了戴尔的刀片服务器。

东亚银行在中国内地的全部业务都由设在深圳和上海的两个数据中心承担,位于中国香港的母行只提供相关的支持。从目前情况看,支付和清算等重要业务由位于深圳的数据中心负责,前端渠道和管理信息等汇聚在上海的数据中心。两个数据中心之间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连接和互访。林丽表示,未来,深圳数据中心负责的银行核心业务将慢慢转移到上海的数据中心,而深圳数据中心将成为一个单纯的研发数据中心。

东亚银行上海数据中心是2007年开始筹建的,为未来3年的扩展预留了空间。“银行领导对我的要求是,用两年时间达到中资银行10年的信息化水平。为了完成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对IT系统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快速、高效和低成本。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低成本、可靠的标准化平台。”林丽解释说,“与大型银行习惯采用大型系统的构建方式不同,我们追求的是专业化、小型化、简单化。我们的数据中心机房面积虽然不大,但十分精致,机房内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控和集中管理。”

根据客户、业务的不同,东亚银行构建起了扁平化、矩阵式的架构,其关键点在于将业务与后台支撑分离开。前端主要是各类的客户服务项目,中端是各种监管制度、审批/审核流程,后端是IT支撑平台。

“前端的客户、产品和渠道,全都由后端统一的IT平台提供支持。”林丽解释说,“这可以概括为小前端、大后台的建设模式。前端就是各个营业网点。所有的关键应用都集中在后台,也就是总行的数据中心。

因此,这个后端平台一定要是标准化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不论前端有任何需求,只要在后端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配置,即可适用于所有的前端网点。有了这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后台,前端网点的设立变得十分方便和灵活。各个分行或网点根本不需要IT专业人员和IT专业设备,只要有网络就能开展业务,可以节省大量IT设备采购成本。”

“我比较熟悉小型机,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Linux的赞同派。以前,小型机意味着可靠、稳定、管理简单;现在,x86架构及Linux系统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小型机的水平。刀片+Linux的解决方案更高效、更灵活。”林丽打比方说,“银行的核心应用、账务系统可以放在主机或小型机上,而前端应用可以放在开放平台上。”

在戴尔的帮助下,东亚银行采用虚拟化技术将各分行的服务器全部整合到总行的数据中心,原来的44台服务器被整合为5个刀片,系统维护人员从20多个变成了1个人。

从安全的角度看,由于所有设备和数据都集中在总行的数据中心,终端操作人员不可能破坏数据。东亚银行的测试开发环境分布在上海和深圳两地,有时为了一个项目,相关人员要经常出差。在采用了桌面虚拟化技术以后,无论开发人员身处何地,都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顺畅沟通,共同进行分析、研发和测试,就像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一样。“采用戴尔x86架构的刀片服务器,多个刀片可以构成高可靠的冗余系统,即使其中一个刀片出现问题,其他刀片也能立刻接管业务,保证业务连续性。”林丽介绍说,“有时,我们可以直接在某一个刀片上进行应用测试,而不会影响到其他刀片上正常运行的程序。”

IT要与业务密切联系

区域性商业银行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网点越来越多,如何通过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问题。但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和创新方面进展迅猛,却没有建立一个强大、高效的IT支撑平台,能与业务的发展保持同步。

东亚银行在IT系统建设方面的一个成功经验是,IT要与组织架构的调整、银行业务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

中小规模的商业银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转变观念,在构建数据中心时,不要希望把所有设备、业务和流程都掺杂在一起,而是最好把业务与IT系统分成前端与后台。在进行产品选型时,不要一味迷信贵的大型系统,而是要根据业务的需求,选择专业化、灵活、高效的IT平台,这样才能更加适合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求,节省投资。

在谈到东亚银行的经验时,容永康表示:“东亚银行应用系统从Unix平台成功迁移到Linux,为国内同等规模的商业银行在简化IT方面做出了表率。标准化、开放的平台是今后商业银行IT系统架构的一种趋势。”

其实,不仅仅是商业银行,所有企业在信息化方面都面临同样的难题:70%的IT投入用于现有的IT系统维护,只有30%的资金能用于业务创新。如果通过标准化和各种开放技术,使企业减少用于IT系统维护的投入,转而把更多资金用于业务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可以实现高效企业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