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农民村内就医可实时报销
2009-12-22 15:16:00作者:刘洪宇来源:
摘要如果没有来到农村,你或许很难感受到农民从新农合领到救命钱的由衷喜悦。在湖南临湘的试点村,新农合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农民除了住院能得到补偿,在乡村卫生室门诊就医也能获得实时补偿。临湘农民“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状况终成历史。本...
如果没有来到农村,你或许很难感受到农民从新农合领到救命钱的由衷喜悦。在湖南临湘的试点村,新农合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农民除了住院能得到补偿,在乡村卫生室门诊就医也能获得实时补偿。临湘农民“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状况终成历史。本报记者走访临湘,见证新农合门诊统筹的惠民力量。
如果连最广大的农民群体都没有医疗保障,就无法说社会会真正走向和谐。随着我国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逐年深入并基本普及,农民脸上开始露出了笑容,这是一种内心安全感的自然外化。
在有着“湘北门户”之称的湖南临湘市,新农合制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临湘山区的农民在住院补偿基础上,还享受到了在乡村卫生室诊疗的门诊统筹补偿。如今,临湘农民“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状况成为历史,有病早治、和衷共济的观念深入人心。
张光明:出诊带上上网本
临湘是湖南省新农合门诊统筹的第一个试点。《中国计算机报》记者此次前往走访的就是位于临湘山区的两个试点村。
从长沙出发,沿京珠国道临长段行进,经由临湘市,再继续沿山路驱车前行,约3小时后,我来到了毛畈村卫生室——村医张光明的家。毛畈村隶属于羊楼司镇,到临湘要走相当长的曲折山路,距离镇政府也有20多公里。
从医十几年的张光明服务以毛畈村为中心的3个自然村的3000多名村民,覆盖周围十几里的范围。时值冬日,十几平方米的诊室内,数名患者围坐着边烤火边输液,其中就有一位抱小孩就医的女村民是赶了15里山路,从附近的砖屋村来的。她告诉我,自己从没走过更远的路去大医院,小病在村卫生室就治得好。旁边另一位村民接过了话茬,“过去病了舍不得看呐,有时连药片都不买,喝点儿土方草药,现在感觉负担小了不少,有病就早看。”他的这份轻松来自于新农合门诊统筹,现在,村民在村卫生室看病当场就能领到补偿。张光明说,就医的村民明显多了,相比往年,药品最起码多卖了40%。
临湘试点的“门诊统筹”是新农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大病统筹为主的同时,合理划出部分基金用于门诊统筹。除了财政拨款外,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缴纳20元/人/年的统筹基金,领取一张信息卡,每次在乡、村卫生室门诊都能获得由合作医疗基金补偿的10元钱,报销总额度是户交款总额的1.2倍。如果没有用完,结余款就自动转入下一年统筹,而且农民可同时享受此前就已实行的新农合住院统筹,这与医疗保险的做法基本一致。
实现实时门诊统筹报销是以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村民就诊后,在村卫生室刷卡识别身份,村医则联入农合办信息系统,在网上填写诊断信息,村民当场就能获得每次10元的减免。农合办对村医申请的审批和监控也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可别小看这10元钱,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台账资料来看,村民绝大多数诊治开销为每次25~27元,每次补助10元,其实已超过诊疗开销的1/3了。
就在今年,张光明的卫生室正式成为临湘第二批门诊统筹试点。这需要他先投入一笔钱买电脑,然后学会用电脑、用软件。目前,张光明操作电脑已驾轻就熟了。“要不是新农合让我用,就算我买来了电脑,放在家里也不会用,现在都教会我怎么用了。”张光明说。
更出人意料的是,张光明的电脑桌上居然摆放了一台方正上网本,这个“奢侈品”也是他的工作装备之一。“我老婆也学医,我们可以轮换,我经常要下乡出诊。”每当接到急诊求助电话,张光明就会背上出诊箱和上网本,揣好USB接口的信息卡读卡器和无线上网卡,跨上摩托车就出发。“无线上网了,我进村入户出诊,当场就能给患者办理减免补偿费用。”他或许不知道,其实自己演了一出时髦的“移动办公”。
熟悉电脑的张光明还是个头脑灵活的生意人,熟悉了电脑和宽带之后,他另外购置了三台电脑,在诊室办起了“网吧”,供村民使用。“在新农合项目之前,我根本没接触过电脑,更别提网吧了。”张光明说,“周边的几户人家看我买,也都买来联上网了。以前村里根本没人用,也没人会用。”有点儿得意的张光明不知不觉间充当了一回推动电脑应用和普及的角色。当我们在评论电脑下乡效果不尽如人意时,是否认真思考过这样简单的问题:如果老百姓不会用,那买来做什么?运营商又何必花大力气铺设宽带网络?张光明无心之举带来的影响耐人寻味。
袁乐平:主动报名当试点
作别张光明,沿着崎岖山路再向上七八公里,记者来到了羊楼司镇下辖的另一个村——柘庄村。这里青山林立,静水流深,几乎没有被工业文明洗礼过的痕迹,连二层民居都没有。相比之下,这里的富裕程度远比不上毛畈村。同行的湖南省卫生厅信息中心总工程师董有方介绍说,越往大山深处走,这种差距就越明显。山里的农民主要靠务农谋生,一部分青壮年选择了外出打工,留下年长的父母和幼子在老家。
村医袁乐平听说我们要来,早早迎了出来。这位淳朴的中年人是柘庄本地人,从医22年。他的诊室也设在自住房里,室内采光不好,白天也要点起白炽灯照明,一只老母鸡毫不怕生,陪着我们在屋内外踱来踱去。
这里的情形与张光明的诊室差不多,四名患流感的村民坐在靠近门口的马扎上,围在一起边烤火边输液,似乎聊天也冲淡了些许病痛。袁乐平说,他负责给柘庄和附近的清正两个自然村2000多名村民看病。赶上感冒高发季节,他经常忙得透不过气来。
虽然柘庄村地处偏远且不大富裕,但这里却是临湘新农合门诊统筹的首批140个试点自然村之一,村民率先受惠。当初选试点时,先由临湘市召集所有乡镇卫生院院长开会,再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向村医传达,村医本着自愿原则提申请,通过审核后方可成为试点。开明的袁乐平虽然此前并没有接触过电脑,却愿意报名试一试。
“我要是不申请,我们这儿的老百姓就受不了益。”2008年,想法朴素的袁乐平拿出6000多元钱,购齐了由市农合办统一采购的联想电脑、读卡器以及上网的全套设备。柘庄村虽然通了电话,却还没有开通宽带,目前他以900元/年的价格拨号上网,每周再跑趟镇卫生院,把一周的诊病和收费情况打印出来并张贴公示。
“村民受益了,我得到的其实也挺多的。”袁乐平的收获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工作和生活当中的。现在,袁乐平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我每天都要上网,药品知识、诊断技术看得比较多,尤其是卫生部和湖南省的卫生信息网,经常上。”如今,用电脑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了。“我现在用得还可以,不大麻烦小汪老师了。”
袁乐平口中的“小汪老师”是临湘市农合办的信息员汪望明,她的职责就是保证网络畅通以及新农合信息系统正常使用,所有对口村医都是她的学生。
胡盛清:让救命钱落到实处
把新农合制度与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效结合,实施普通门诊统筹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为了推动资源整合和合理利用,走信息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湖南省卫生厅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胡盛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难题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医疗机构多,湖南省能开展门诊业务的村卫生室有4万多家,地理位置高度分散,管理难度大;二是补偿人次多,门诊补偿的人次可能是住院补偿人次的20倍,管理工作量也很大。“这么多参保人员,这么多村卫生室,没有信息化管理,仅仅依靠手工根本不可能实现。更重要的是,监管也根本无从谈起,病人是不是去了,接受的治疗是不是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监管,就能真正实现保证老百姓就医实惠,而且方便政府监管,让救命钱真正落到实处。”
在临湘市农合办审核支付大厅,汪望明向我演示了农合办可以进行的门诊统筹管理操作。村医门诊的审核和支付都在网上完成,农合办按月将款项拨付给乡镇卫生院,村医再到卫生院领取为村民减免的费用。每天,小汪都会对全市试点村卫生室的诊治情况进行排序,对排在前面数额较高、诊治人数与常规状况不符的村卫生室进行核查,并不定期进行抽查,标准就是台账记录、处方、系统记录和村民口述要全部一致。
临湘市农合办主任李迎薇告诉记者,一旦发现村医有造假行为,农合办马上就可以在网上把村医支付报销的权限停掉。村医发现自己没办法进行操作,就明白权力被主管部门限制了。不仅如此,农合办的后台数据系统与银行也进行了数据对接,各级农管办可以看到相应的专项基金账户的费用支出情况,假如银行挪用,农管办就可以及时监测监管到位。“过去省长问基金怎么用了,我们跑3个县查账就得一周,现在120个县,1个小时就全查完了。”董有方说。
就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董有方向记者做了详细介绍。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较为成熟。早在2003年湖南开始新农合试点时,时任卫生厅厅长就提出,新农合一定要用计算机管理起来,并在长沙县进行了试点,基于B/S架构、软件定制开发也令人满意。2004年,董有方还参与了卫生部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制定,频繁往返于北京与长沙。既把湖南试点的情况反馈到会上,也把会议形成的指导意见很快用于湖南新农合的信息化建设。
到了2008年,湖南的县市区卫生系统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为了打破信息孤岛,湖南省实行全省卫生数据大集中,整合后的数据中心就设在湖南省卫生厅。在实行门诊统筹试点时,新农合建设的信息化大网发挥了重要作用,基金管理、监管、兑付以及异地结算等都是通过这张网来实现的。
“2008年门诊统筹试点选在临湘,就是考虑到它的很多村都在偏远山区,只有这些地方,村级门诊的需求才旺盛。”当山区农民第一次刷卡实现了门诊报销,董有方用相机记录下了那一刻,“我给厅领导发邮件,附上了那张照片,我们多少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现场见证实在是让人激动不已。”
“面向未来,我们在技术层面不成问题,厅里会把能合并的项目都尽可能用同一张大网去承载,比如孕妇产检管理、妇科病、地方病检查,这些不能靠手工,都要靠信息化手段来实现。”董有方说,“将来湖南省完全可以通过建立起的共享式卫生信息系统,来实现远程医疗咨询、教育、信息共享,进而缓解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
新农合:参与各方都有热情
在试点过程中,技术实现和实际操作只是一方面,还要找到这一制度能被贯彻下去的基因并复制下来。
在门诊统筹制度参与的各方中,最具代表性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村医和村民,他们是制度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另一类是支撑部门,包括软硬件厂商和运营商,他们要靠合理模式来维持企业的合理利润。
在实际调查中记者看到,门诊统筹作为现有新农合制度的延伸,让农民的医疗保障覆盖了从门诊到住院的全阶段,可以做到有病早治,互助共济,进而减少了因病致贫的情况发生。村民参合的高涨热情充分说明,门诊统筹是深得民心的。而对于村医来说,一次性投入之后的效益立竿见影。“过去村医的积极性不高,没多少村民看病就赚不到钱,药品种类和数量也就少,就算是小病也不见得就有合适的药。而现在老百姓有了补贴,负担小了,也愿意就近到村卫生室看病了,村医收入就随之增加了,治疗和进药的热情也就高起来了。”董有方分析说,这种积极的正向循环与当初的预期十分吻合。
后一类参与对象都是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其中有一个活跃的身影——英特尔,它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推动数字医疗发展,打造健康的生态系统。虽然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这一模式,却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协调者角色。据英特尔数字医疗行业经理梁云介绍,英特尔牵头组织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设备制造商(联想、方正、长城)及软件开发商(长信、长城、泰阳)共同参与到试点项目中来,由中国电信负责把网络铺到每个村,硬件厂商根据英特尔的建议,定制化改进上网本界面,软件开发商则采纳英特尔推荐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行监控软件测试。
由运营商担任总包商是湖南省门诊统筹试点的一大特色。中国电信不仅为参合单位提供网络服务,还提供IT服务。记者专门查阅了一份由湖南省卫生厅与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联合下发的红头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湖南省新农合门诊统筹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与监督由双方共同承担。
湖南省卫生厅主要负责门诊统筹的组织管理、指导与监督工作,而具体的技术实施,则通过市场手段调节,由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负责将应用软件、硬件终端、宽带或无线网络服务进行整合,提供门诊统筹的整体解决方案,所有试点都经由中国电信接入网络。同时,中国电信也是售后服务的责任单位,简单的网络、软硬件故障都由中国电信解决,复杂的软硬件故障则由中国电信协调供应商共同解决。
应用正在拓展并普及,中国电信和硬件厂商的利益显然有了保证,而软件厂商也将通过中国电信在向参合医疗机构收取网络费的基础上,收取少量应用软件服务费而获得回报。用户使用时间越长,使用的用户越多,这种经济效益就越明显。
信息化是工具和手段,当它与公共卫生这样的民生工程相结合,就最大程度地凸显出了独特价值。正如湖南省卫生厅党委书记肖策群在11月30日的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上所说:“既往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很多卫生工作目标无法实现,卫生工作的相关管理和服务水平、服务效率也不能得到提高。”而门诊统筹这样的好制度在落地之后,培育出健康的产业链条做支撑,这样的制度也就因此具备了持续且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