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独家】刘猛:用平台实现智慧慈善

2009-12-15 16:00:00作者:窦彦莉来源: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慈善事业发展空前高涨,关于善款流向跟踪以及合理配置慈善资源,日益变得重要起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推出了中国慈善信息平台。作为该平台的技术主管刘猛,正在打造一条透明、高效的高速“善路”,以实现“智慧慈善”理念。 ...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慈善事业发展空前高涨,关于善款流向跟踪以及合理配置慈善资源,日益变得重要起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推出了中国慈善信息平台。作为该平台的技术主管刘猛,正在打造一条透明、高效的高速“善路”,以实现“智慧慈善”理念。

由于缺乏行业统筹,慈善团体只能各自为政,建成的信息发布系统或信息管理子系统多数成为了信息孤岛。平面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慈善信息得不到及时传递和共享,阻碍了慈善资源的共享和合理配置。

“近几年来,政府对于慈善事业开始重视,2007年民政部成立了慈善事业协调办公室,2008年又成立了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政府指导下建立一个基于全社会范围的具有公信力的交流共享平台成为了可能。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科技资源中心主任刘猛说。

刘猛作为负责中国慈善信息平台研发的组织者,全力贯彻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法人代表彭建梅提出的“智慧慈善”理念,巧用开放平台技术,为慈善事业打造了一条透明、便捷的快速通路。

从需求找切入点

基于目前慈善事业的现状,彭建梅提出了“智慧慈善”理念,并希望通过建立中国慈善信息平台的具体手段来实现。在她看来,如果能够借助于先进的IT技术,使善款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将是打通善路的有效捷径。

为了实现“智慧慈善”理念,刘猛带领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开始对中国慈善信息平台进行前期调研。做过10年信息化的刘猛,十分注重需求的调研工作。他认为,了解需求,从需求找切入点,是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在需求调研阶段,他们发现了慈善事业在信息交流、信息披露等多方面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慈善事业缺乏量化指标,主体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科学、有效的慈善事业发展指数,信息分类统计、数据分析与综合评估指标缺失。也正是由于缺乏政府决策的基础数据,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在做中国社会经济的统计时,目前尚未囊括慈善与非营利领域;对慈善组织的指导和监管是国家相关部门的一大难题。此外,慈善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协调较为匮乏,没有形成恰当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交流的不充分,导致了慈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第二,慈善组织及项目运营信息不透明。

由于大众对慈善组织不了解及不信任,一些个人、兴趣协会或企业都不愿意将善款善物捐赠给公共慈善组织,而是纷纷自行组织或建立基金与需要帮助的对象直接联系,实施慈善活动。这样难免会造成慈善资源的重复浪费和社会慈善组织成本的增加。

第三,慈善资源的供求信息不对称。

目前我国缺少一个让公众全面了解慈善组织,了解需要帮助人群情况的平台,以至于慈善事业的供给者没有了解需求的门路,而需求者也没有了解求助途径的窗口,阻碍了慈善文化的传播和慈善事业的推广。

第四,慈善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我国并没有这样一个较为系统的、全面的慈善文化窗口和平台,导致社会大众对慈善的理解普遍比较狭隘,除了资金或物资之外,许多人不知道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还可以为慈善事业做怎样的贡献,有的即使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也不清楚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实施。

刘猛说,通过需求调研可以了解到,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道路上,量化标准缺乏、慈善信息不通畅是阻碍其发展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构建中国慈善信息平台时,需要着重考虑这些因素。

以应用为核心

刘猛说,系统建设必须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要以应用为核心。慈善信息平台总体框架是由网络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平台层、应用层、用户层等多层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网络管理与安全防范体系、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体系贯穿于各个层面中。

为了实现中心提出的目标,刘猛构想的项目平台需在标准量化的基础上,为慈善组织提供四项服务功能:一、慈善组织在线劝募服务,为慈善组织提供的项目在线募集善款。二、慈善信息采集和披露服务,为慈善组织提供全面采集捐赠款物信息、网上求助救助信息、灾害捐赠信息、慈善项目信息的工具。三、舆情监测与善款监督服务,为慈善组织提供统一的全面监测舆情工具。四、慈善资源在线配置服务。慈善组织可及时发布求助救助信息,并与其他组织的信息共享和匹配,实现求助者与捐助者更广泛范围内的在线实时互动交流、对接和信息检索共享。

刘猛说:“与之前中心所建设系统相比较,系统所涉及的子系统多,系统间关系复杂,面对的用户群更庞大,对系统平台弹性、灵活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快速开发的要求较高。”那么如何利用平台技术来实现这些需求呢?经过调研和论证,信息中心最后选择了普巴软件的F1应用开发平台。“选择普巴F1应用开发平台的原因,一是看中他们的配置化开发理念,降低了工程师使用的难度,提升了开发效率;二是J2EE架构具备更好的开放性;三是普巴软件免费提供了128协同办公系统等配套产品和技术捐赠,更贴近参与慈善事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公益理念。”

刘猛进一步解释了中国慈善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特点:“中国慈善信息服务平台具备应用系统运行的多层架构。多层架构平台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数据表现服务层构成。在F1应用开发平台下,基于多层架构设计,合理划分用户交互功能、用户业务逻辑功能、数据库访问调用等,以充分发挥多层架构平台资源优势。”

以应用为核心,是刘猛建设信息化的主题思路;而对平台业务和技术的有效把握,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慈善信息平台的共享蓝图,为慈善事业的发展铺开了信息高速公路。

CIO精彩观点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CIO,首先要有前瞻意识。前瞻意识应考虑两个方面——业务的前瞻性和技术的前瞻性。在业务方面,需求分析阶段要做好系统业务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恰当的流程再造,以避免系统还没建设完成,业务发展已经与系统建设完全背离的尴尬局面;在技术方面,对新技术发展情况要及时跟踪和了解,新技术和集成化平台的发展,对传统的信息化开发模式发生很大冲击,通过集成化开发平台实现灵活定制和快速开发可以弥补因业务规划考虑不充分带来的矛盾。

其次要有深入业务研究的意识,对数据信息本身如何辅助业务决策和管理要充分研究。CIO不仅仅是个技术主管,更多是如何在决策中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作用,信息技术始终为业务和管理服务,不能为搞信息化而信息化,那只会削足适履,适得其反。

再次要有风险意识。风险意识指的是,在整个业务活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信息化建设与业务配合上的“软肋”,对基于信息系统的性能、完备性、适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漏洞随时产生警觉,以提前发现和解决因信息系统或信息化障碍给业务带来的致命冲击。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