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中国软件外包是危是机?

2008-11-04 17:41:00作者:霍娜来源:

摘要对中国软件外包行业来说,冬天真的来了么?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在做什么,该做什么?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他们来说到底是危还是机? ...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愈演愈烈,从金融、房地产一直蔓延到了汽车制造、IT产业和进出口贸易。消费的低迷拖累了全球几乎所有行业(除日常用品外)的发展。

中国的软件外包当然不会不受影响。于是就有人说了,大家赶快行动吧,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冬天来了。也有人开始质疑中国软件外包企业:连印度的塔塔都在积极地想逢低吸纳(塔塔将收购花旗集团旗下驻印度的后勤子公司Citigroup Global Services Ltd.),中国软件外包企业都在干嘛?

那么,对中国软件外包行业来说,冬天真的来了么?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在做什么,该做什么?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他们来说到底是危还是机?

冬天真的来了?

冬天好像真的来了。海辉软件集团董事长孙振耀在接受采访时预测,现在中国有3000家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未来5年内,也许会变成30家,行业整合的序幕已经拉开。毋庸置疑,这次的金融风暴确实给全球经济形势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式下,保持有利的现金流和维持正常运营对受到波及的企业是最重要的。削减IT支出是理所当然的手段,其中就包括一些项目软件的开发。原先华尔街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项目订单,如今已经很少。

这种氛围让人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冬天的气息。但有人并不这么认为,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LSP)总裁高炜认为这恰恰是中国外包企业发展的好机会。

作为科技软件园区的运营者,高炜主要承担着一个园区从规划建设到招商引资,从运营管理到维护服务整个过程中的“对缝儿”(园区、投资者、市场客户三者之间的沟通)工作,同时也担负提供包括物业维护服务在内的具体服务的职责。他已经带领DLSP成功运营了大连软件园等软件园区项目,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划运营天津滨海服务外包产业园。

在高炜看来,全球经济下滑,虽然会使得各行业企业减少IT支出,但这并不意味着软件外包商的收入会减少。缩减IT支出更可能是减少一些硬件采购或者停止一些非关键应用的软件。这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外包业务出现某种程度的停滞,但是长期来看,缩减IT开支的行业企业更需要做的是优化和整合目前已有的硬件、软件的应用,使其支持企业业务更有效率地开拓发展,而这正是软件的长项。所以换个角度看,这是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博彦科技总裁王斌同样认为,这次全球经济下滑对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是危、机并存,具体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类型。王斌认为,可将目前的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粗略地分为A、B两类,A类是成立发展时间在十年左右,真正想做软件外包这份事业,并一直专注于精耕细作的承包商;B类是外包只做了两三年,跟风进来的承包商,这部分企业涉足外包市场的目的是通过兼并收购做大之后融资上市。

对这两类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下滑,当然都会影响其客户订单的数量。但对B类的影响会更大,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类企业本身的客户和订单质量不像A类那么优质,流失情况会比较严重;二是在这种形式下外包客户也会重新审视承包商的资质水平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显然,在这方面B类的危机更大。

王斌列举的第二个原因在天狮集团全球信息总监姜正林那里得到了印证。姜正林说:“接下来,天狮集团在考察外包商时,不会再仅仅看其文案写的有多精彩,而是会更加注重考察其财务数据,考察其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因为我们找的是长期的合作伙伴。”

正因如此,王斌解释说,对A类外包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因为自己、竞争者和客户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制约和影响的动态关系。一方面,竞争者的疲软会缓解A类外包企业过去由于竞争者低价杀单和大规模挖人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在更有谈判资本的条件下重新和客户做沟通了。

中国外包企业该做什么

对危机的准确判断固然重要,但外包厂商们更迫切需要知道是,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其他软件外包企业在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其实,中国软件外包企业这些年的努力和发展有目共睹。2004年,当时超过1000人的软件外包企业的数量还只有寥寥数个,但三四年过去之后,目前超过千人的软件外包公司已经有几十家了,东软、文思、海辉、博彦科技等大型软件外包企业的发展前景更不可小觑。以文思为例,2004年,文思还只有不到700人,而目前它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大连、杭州等地都有了分支机构,预计年底总人数将达到5000人。2008年第二季度,文思营业收入达24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就在不久前,当美国市场深陷金融危机的时候,文思却调高了第三季度的收入预期,从2500万~2600万美元调高到2700万~2750万美元,表现出对业务发展前景的充分信心。9月底,文思对外宣布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Wireless Info Tech公司。这是否算是一个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的形式下,中国外包公司寻求超常规发展机会的典型例子呢?

无独有偶,东软当前的财务表现也非常好,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18.90%,净利润增长率高达111.04%。东软的员工人数从两年前的7000人增长到今天的13000多人,数量几乎翻了一番。增长主要来自软件外包业务,其外包战略也在今年调整为全面转向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而且主要针对日本市场。这固然与东软自日本市场起家有关,但也与制造业的相对稳定有莫大关系——汽车、音响、医疗设备等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正是目前东软的主攻方向。

王斌对当前形势下的外包企业有三方面的建议:一是要更加关注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因为大环境在变,这些客户的需求可能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二是要时刻关注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抓住与客户重新沟通的机会;三是要做好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化,包括现金流的保证、人员和管理的优化调整等,做好过冬的准备;四是建议那些目前去做海外市场的中小型软件外包企业撤回国内市场,因为相比较而言,国内市场受影响的程度会比海外市场低得多,而且即使这些企业转而发展海外市场,也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

文思公司执行副总裁周颖则表示,无论在全球经济繁荣时期还是下滑时期,软件企业只有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不偏离主线,才会有发展。他对之前有些软件企业一旦上市或者有了充裕资金之后就不知道本行是什么,直接转做房地产的做法表示遗憾。他认为,只有不炒作概念,以踏踏实实的心态做企业,与客户保持密切配合,一心在软件外包业务开发与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才会有长远发展。

软件外包企业是否要扎堆生存?

大家都在喊着抱团儿取暖好过冬。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是否需要扎堆生存呢?

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大连软件园、苏州软件园、成都天府软件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各地纷纷筑巢引凤,成立软件园区,在促进软产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发展区域经济。这不,近期成立的天津滨海服务外包产业园也要誓作“渤海圈的世界办公室”。

那么,扎堆儿到软件园区对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有什么好处呢?有着18年从业经验的天津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志泽向记者介绍说,园区所能提供的区位和地理交通优势、政策法规优惠、人才培养供给、建筑及通信设施等都会给软件外包企业带来发展便利。而后续的工业企业的物业管理也是外包软件企业所需要的,比如不间断的电源和通信保障服务等。

而作为园区的运营者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DLSP)总裁高炜也表示,进入园区之后,软件外包企业除了上述服务,还会有像DLSP这样的专业机构为他们提供政策和商务合作的咨询服务,甚至是人才的供给。

高炜表示他们集三种角色于一身:要做政策的游说者,去告诉那些适合的投资者他们能得到怎样的政策支持;要做人才供给的促成者,要协助企业、高校、人才培养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供给园区人才;还要做中小企业合作并购的搭桥者,要为投资者与中小企业或者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合作牵线搭桥,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良好沟通。

或许,有了专业的服务支撑,软件外包企业过起冬来会更容易些吧。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