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物联网引领智慧医疗前行步伐

2013-05-13 15:01:44作者:张苗苗来源:中国电脑教育报

摘要伴随着医疗改革的进程,十多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正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与各省市智慧城市的规划或落实,智慧医疗也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牵引力拉着高歌猛进。...

        多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中国医疗改革面临的现状,面对十三亿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无疑是推进中国医疗改革事业发展的一把利器,将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斗转星移,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成为电子信息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以物联网为例,随着其概念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物联网被认为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伴随着医疗改革的进程,十多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正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与各省市智慧城市的规划或落实,智慧医疗也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牵引力拉着高歌猛进。

  据记者了解,在国内,物联网已经很早就在医疗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逐渐由过去的的幕后走到台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关注并部署物联网。在近日召开的2013中国物联网大会智慧医疗论坛上,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张文中等行业专家就物联网的定义和其在医疗领域的相关应用等热点问题做了相关探讨。

  用户体验是定义物联网的核心

  关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业界并没有特别确切的定义,但是,无论是广义的定义,还是狭义的定义,物联网最基本的定义就是物与人、物与物的联系。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张文中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物联网是由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的基于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这些物理设备可以在无须人员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协同和互动,为人民提供智慧和集约的服务。

  他指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和推动力。智能、先进、互联是物联网的三个重要特征。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在智慧卫生领域大有可为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这个结论早已得到了行业内的普遍认同。针对物联网的应用于部署,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可以说在卫生领域,物联网技术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本次的智慧医疗论坛上,张文中主任就物联网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诸多应用,做出了相关的解析。他指出,在公共卫生领域,物联网技术大致可以在六个方面发挥效能,助力公共卫生管理更智慧。

  第一,是对血液的管理:物联网系统通过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施血液产品从“血管到血管”的全程监管,并且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的远程、无接触、自动、高效识别等特点,实施血液产品冷链的无缝监管,通过血液产品管理和使用机构的信息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在确保血液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血液产品使用的快捷和安全,和国际血液产品管理接轨。达到了“血管到血管”的全程闭环管理作用、不破坏冷链管理、快速的批量清点的作用。

  第二,是紧急救助应用:据张文中介绍,北京市目前有“120”和“999”两个急救系统。2012年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整合,现在打一个电话就可以把两个方联合起来,节省了很多资源。通过无线监护功能,救护车内的监护设备采集急救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并通过CDMA网络将监护信息实时上传至急救指挥中心和进行抢救的医院急诊中心,提前把需要准备的物品准备。同时,利用中国电信GPS ONE定位技术,查找最近的急救车进行调派,并对进行移动急救车辆进行轨迹监控。在整个急救过程中,相关部门的联动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不可或缺。

  第三,关于社区健康管理:推行电子病历建设之后,我们向电子病历中逐步填补检查结果,形成活档案,便于相关部门灵活调用。为居民建立连续的、完整的、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提供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服务是连续的和主动的。

  第四,对患者管理:通过使用RFID腕带,可便利地实现无线移动护理以及患者定位,对精神病人、老人、儿童、急诊患者、传染病等患者的管理大有裨益。其中他特别指出带传感器的RFID技术可用于传染病等病区患者的体温状态监测,大大降低了感染传染或扩散几率,对传染病的治疗与预防效果显著。

  第五,母婴管理与新生儿防盗:张文中提到,在病房设置输液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输液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报警,这样大大减少了护士巡视的劳动量。通过物联网,也明确了母亲与新生儿标识,建立亲子对应关系,避免被调换或遗失。

  第六,药品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对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药品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等。通过对药品赋予电子监管码,给每件产品进行唯一标识。可以实现药品从生产、流通到应用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药品的监督管理。

  物联网应用前景广阔 标准制定是关键

  据记者了解,国家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都对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卫生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从政策层面,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当重视。

  伴随新医改,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便民、惠民的目标,而物联网技术恰恰是最能够贴近老百姓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该技术居民能够体会和使用它做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

  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物联网也可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说的慢病管理以及现在正在推进的居民健康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来感知和传送,可见其在推动医疗卫生智慧化的进程中的重要性。

  在物联网智慧医疗论坛上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指出:“移动医疗和物联网技术是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应用领域之一。从发展的前景来看,移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孟群也表示,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中,标准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检测、质量准入是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所以要想使物联网技术在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最大效能,统一标准的制定很关键!他指出,在整个卫生信息标准建设上,包括物联网有关的信息标准的建设、开发、应用、产品检测等都将是下一步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关注的重点。同时他也非常期待和高校、研究机构、IT企业在加强物联网有关技术方面、标准方面的研究与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未来我们将加强对物联网的研究,建立物联网重点实验室或试验示范基地,以推进物联网在医疗、居民健康管理、居家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孟群表示。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