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H7N9禽流感再次给食品信息化敲响警钟

2013-05-13 15:04:13作者:全振湘来源:中国电脑教育报

摘要我国政府一直对食品安全问题很重视。在本次禽流感疫情出现后不久,国务院就向各级政府印发了《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从深化治理整顿、加强应急处置、夯实基层基础、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保障,这五个方面对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重点安排。...

  这次H7N9禽流感疫情虽然病例不多,但其高致死率或多或少给人民带来恐慌的心理。不可否认,我国政府在对抗禽流感的战斗中,无论是在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传染病应急防控,还是在重症临床救治能力上都做得不错,但是由于目前H7N9病毒的感染源仍不清楚,尽管防范措施得当,但并不能完全让大家心里踏实下来,对此,政府部门与生产厂商一起为H7N9禽流感疫情疫情溯源和源头控制付出努力。而这次禽流感疫情的出现,也再次为制造行业很重要的一块的食品制造的信息化敲响了警钟。

  政府督促食品安全监管

  我国政府一直对食品安全问题很重视。在本次禽流感疫情出现后不久,国务院就向各级政府印发了《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从深化治理整顿、加强应急处置、夯实基层基础、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保障,这五个方面对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重点安排。

  《安排》中提到,2013年应重点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在2013年底之前,应完成主系统和子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另外,还要统筹规划建设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统一追溯编码,确保追溯链条的完整性和兼容性,尤其需要加快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肉类、蔬菜、酒类、保健等食品的电子追溯系统建设速度。

  《安排》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方面,还要求组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保证计划实施、经费渠道、信息数据库、结果分析四方面的一致性,建立一个全面统一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逐步规范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初步建成统一的风险监测数据库。加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建设进度,加强评估基础数据采集和相关研究,围绕食品安全突出矛盾问题展开风险评估工作。

  另外,《安排》中明确规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需要全面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密切监测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强化信息通报。继续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前的相互沟通,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归口发布。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及时、客观、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来自社会舆论关注,并消除公众疑虑。

  电子眼监控生产成主流

  食品安全的最初环节是食品的生产,目前,电子眼监控生产成了主流。

  在广州,为确保每一只供港冰鲜鸡的质量安全,广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辖区监管的5家供港冰鲜禽肉加工厂的屠宰车间都安装了“电子眼”,且实行实时监控。全程监控从宰杀到装箱、铅封的过程,以保障供港的每一只冰鲜鸡的质量安全。市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有必要,他们随时可以通过“电子眼”,监控供港冰鲜鸡从宰杀、装箱到铅封的整个生产全过程的动态情况,发现问题,一个电话就能搞掂。据悉,冰鲜鸭、鹅等供应香港市场的所有冰鲜禽肉产品都实施了这种监控模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被淘汰。此外,不止宰杀后的冰鲜鸡实施严密的监控,宰杀前的活鸡从出生到待宰,也有着道道监控、监测关卡。

  无独有偶,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三叉路鹏程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业主陈建国也采用了电子眼养鸡法:将普遍用于城市人生活的监控设施、电子摄像头,装进了养鸡场的各个角落,将10万只鸡置于探头监控之下。只需坐在家里电脑前,就能全面掌握鸡窝里的动静。陈建国说,这样做事因为养鸡数量太大,养殖小区出现了封闭管理难、疫病监控难等问题,请专人看管,效果也不太理想。于是,他投入资金,引进电子视频监控,不用频繁进场巡查,也省了消毒隔离的麻烦。订货客户通过电脑,能了解每只鸡的成长状况,可放心订货。新洲区畜牧局介绍,该区所有畜禽养殖小区都装上了“电子眼”联网全程监控畜禽小区的养殖和疫病防治。

  流通:物联网建设推进食品溯源

  物联网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比如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禽流感的严峻考验下,食品物联网再次进入人们视野。食品溯源并非一个新概念,农业部早在2007年就已着手进行动物溯源系统的研发和建设,商务部也在2010年11月印发了 《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上海、南京还是其试点城市。现在溯源的肉类和蔬菜已经逐步走上人们的餐桌,但是在这些溯源系统的推行中,仍存在许多漏洞和困难,主要包括成本过高、待溯源物品繁多、上下游独立监管导致监管难以面面俱到、溯源系统繁杂等方面。

  而在现在的食品生产中,在成品包装上我们都能找到各类产品标识及编码,但现有的溯源技术大多基于以物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如RFID、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利用这些技术,才能对农产品和食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监管,建立起责任追溯机制。但是,很可惜的是,真正基于物联网而不是带有物联网特征的技术的溯源平台似乎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目前在活禽类交易当中还没有普及相关技术,特别是在当前禽流感危机面前,问题显得越发严峻。 活篱类的交易现在采取的办法是,如果在一个市场里发现病毒样本,则采取全部捕杀的政策,虽然对于疫情防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对于追本溯源来说,有一定的不利。在这里我们可以应用RFID技术,对进入市场销售的每一只禽类都进行身份编码,在其中注明产地等相关信息,一但出现问题,就可以很快的通过网络系统反应过来,做到最快的系统反应。从而在食品监控上提供最佳的即时管理手段。

  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溯源系统或平台,标识是其关键,只有统一或间接统一的标识系统,才能兼容各类产品和系统,打通上下游生命链,进一步增加可移植性,降低成本。然而,由于各类标识编码标准复杂多样,统一标识这种理论上最优的方案,实际中实施的可能性极低,通过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标识解析服务达到间接统一标识是一种可实施的方案,基于标识解析的基础设施,建设食品溯源的工作也会大大简化。现在物联网标识解析服务已经开始逐步在各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开始应用。

  当然,食品溯源并不等于疫情溯源,但一个完善的食品溯源系统肯定能大大加快疫情溯源的进度,最重要的是能给百姓带来食品安全、健康生活的保证和信念。根据国务院新发布的物联网扶持政策,我国将在农业、工业、节能环保、交通能源等多领域实现物联网试点的示范应用。到2015年,要初步建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实现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关链接:国内食品溯源体系建设情况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该制度由政府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类似银行取款机系统的专用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服务于最终消费者。一旦食品质量在消费者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此项制度对食品安全与食品行业自我约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开始在食品种养殖和生产加工领域逐渐推广应用“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HACCP)”、“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等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以此来提高食品安全监控水平。在食品溯源体系中,资料的完整、系统地记录对于实现可追溯特别重要,比如乡土乡亲为农产品的整个生长过程建立的完整地生长履历,详细记录农药、化肥适用以及一些重要农事操作,并真实透明地展现给消费者,改善食品的信息不对称现状,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但目前我国整体上食品安全追溯技术体系仍然不尽完善,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很难实施有效跟踪与追溯,进行控制和召回,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