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牛锡明:互联网金融技术上可替代银行功能

2013-07-03 17:13:46作者:来源:

摘要迄今为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将多个传统行业重新洗牌,而在金融业似乎也已出现这样的苗头,互联网金融正在撼动百年传统银行的稳固地位,对商业银行持续生存的挑战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记者:首先祝贺您出任交通银行董事长,这也是众望所归。从行长到董事长,可以说有个更广阔的舞台,您对交通银行的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设想和战略规划呢?

  牛锡明:谢谢!我是2009年底加入交行管理团队的,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在这个过程中我与交行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实际上无论处于什么位置,我都同样心系交行,关注它的一举一动,希望它能够稳步健康地成长发展。

  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想简单概括未来交行的总体发展设想就是“三个坚持,一个特色”。

  一是坚持“两化一行”的既定发展战略,着力提升跨境、跨业、跨市场的经营能力。2009年,交行审时度势,提出“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两化一行”发展战略。四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战略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符合交行实际情况。未来交行将继续以“两化一行”战略引领改革发展,将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优势转化为业务拓展和客户营销的“利器”,通过机制、平台、项目等多维驱动,努力实现各个板块条线、各类经营单位的高效协作。比如,完善境内外、离在岸联动业务的定价机制和利益机制,鼓励客户共享和项目互荐;建立联动业务效果评价体系,针对跨境人民币、私人银行、银行卡等战略性业务,逐个研究联动协同机制,推动联动业务的发展。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由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变。随着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将不断发展壮大,交行将借助总部位于上海的优势,积极介入货币、债券、外汇及衍生产品交易等各个市场,做大做强金融市场业务,积极打造交易型银行。交行将扩大非信贷资金运作渠道和规模,优化资金投向与资产配置,充分发挥本外币做市商优势,积极参与货币和债券市场交易;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扩大利润增长源。同时,将增加衍生工具的配套运用,尝试人民币外汇业务跨市组合交易。交行将充分调动总分行两个层面的积极性,加强对分行资金业务的支持,推广新型交易分部模式。

  三是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把交行办成高品质、高质量的银行。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经营管理上的任何疏漏都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而未来两年也将是风险防控压力最大的一段时期。在新的严峻形势面前,交行将坚守“底线思维”,把风险管控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统筹兼顾发展转型、业务管理与风险管控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资产质量稳定、风险可控。具体而言,一方面是要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基层“落地”,持续提升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抓住管控重点,做细做实风险化解工作,加强钢贸贷款、理财产品、民间借贷、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船舶、光伏等行业的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关注过剩产能化解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交行不仅要做大做强,更要做专业做特色。近年来,通过锐意改革和大胆创新,交行在财富管理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特色,成功推出了蕴通财富、私人银行、沃德财富、交银理财等“财富管理”品牌,为众多高净值的公司和高品质的客户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初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竞争优势。未来交行将坚定不移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着力打造财富管理特色,从细化客户分层体系、搭建成熟的财富管理平台、丰富产品线、培养构建人才队伍等方面持续推进,提升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记者:您在最近的财富管理峰会上曾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化,面对着金融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多重压力,不创新,必落伍”,您是怎样看待金融创新的?您认为金融创新的核心是什么?

  牛锡明:中国与世界经济金融市场的融合度已经越来越高,无论是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动荡和变化,还是信息技术层面的日新月异,甚至微观消费者偏好的升级改变,都对银行业的服务现代性和产品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类历史上,金融创新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尤其是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迅速兴起,跨界创新层出不穷,云计算、物联网、3G移动、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已迅速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才是银行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超越形势变化的根本之道。金融创新的核心是理念、机制和人才。理念不更新就没有创新源头,机制不落地就难以推进创新,没有人才,创新就只能停留在理念上、成为乌托邦。

  从内容上看,金融创新涵盖了产品、服务和管理等各方面。其中,产品创新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因为产品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载体。与企业注重使用价值与价值统一的有形产品不同,银行的产品是价值与服务统一的无形产品。只有充分发挥理念、机制和人才三者的合力,保持金融产品服务持续的生命力,商业银行才能够自如应对市场环境的诸多变化。

  产品创新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产品创新体系和产品创新评价体系。产品创新体系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产品创新需求源、畅通创新渠道、整合创新需求。即明确需求从哪来、通过什么渠道上来、谁来整合需求等等问题。二是做好产品创新的推动工作,要理顺创新机制,明确创新管理的责任人和管理职责,做好重大创新产品的决策以及有效防范创新风险。三是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实施产品创新。贴近市场的人最了解客户需求,创新根本上还是来源于市场、来源于业务,因此,要让分行、前台和客户经理成为提供客户需求的主力军和创新需求的发起端。四是要建立产品创新测试中心,让创新测试贯穿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但要通过测试了解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契合度,也要做好产品风险的评估。五是建立产品创新反馈机制,根据市场状况不断反馈和矫正创新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客户需求的变动潜在风险。

  要真正完善金融产品的创新驱动,还必须要有反馈机制,即要建立产品创新评价体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以市场评价和综合效益作为衡量依据,动态改进产品创新。一是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价分行辨识客户有效需求的能力,特别是分行挖掘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二是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价总行部门对客户需求的整合能力。三是建立产品的后评价体系,要从产品投产后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和客户反馈情况来评价产品创新的效果。四是建立投入产出评价体系,从投入产出情况对产品的盈利潜力和市场的可持续性做出判断,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记者:我们知道,交行在金融创新上早已起步,而金融创新也将在交行未来发展中成为重要力量。目前交行在金融创新上已取得了哪些成果?您认为在金融创新当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牛锡明:交行于2008年成立了创新实验室,通过跟踪、研究、应用前沿信息技术,结合银行业务,专业服务于交行创新与转型。近年来,有关互联网金融、智慧网点、大数据处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已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产品和服务,在金融创新领域创出多项第一,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市场反应。

  如在零售领域,交行推出的手机银行处于业内领先地位,“e动交行”已成为移动金融领域支持终端范围最广的手机银行。在资金业务领域,交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蕴通财富”通过融入供应链的每个贸易环节,解决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转效率。在渠道建设方面,交行还着力打造“人工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的“三位一体”经营模式,加快综合型网点建设步伐,加大自助渠道和电子银行建设力度,构建以人工网点为支撑、电子渠道为延伸的业务拓展渠道。并且,交行还推出了“智能银行”,通过人工服务与自助相结合,实现了“无人银行、有人服务”的经营理念。

  我认为,在金融创新中要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实施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客户的需求、体验、感受要成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基础,不能闭门创新、不能为自己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商业银行要根据客户的不同细分需求提供差异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提升银行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二是要把握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使创新成为业务发展与监管的粘合剂。适宜适度的金融创新能够推动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而超越金融监管限制的创新就有可能成为脱缰的野马。因此从大局出发,商业银行不能将创新与监管对立起来,不能为了创新与监管部门博弈,而是要配合金融监管的要求理性地创新,在稳步发展银行业务的同时,也推进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三是要把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构成了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在商业银行的实践中应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产品创新能让客户得到实惠,服务创新能让客户得到享受,管理创新则能提高服务效率。

  电子金融放光彩

  记者:互联网金融是当下金融创新中的热门话题,您在这个领域也颇有建树。在您眼中,互联网金融何以成为大家追逐的焦点?它对银行业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它有哪些优势?

  牛锡明:迄今为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将多个传统行业重新洗牌,而在金融业似乎也已出现这样的苗头,互联网金融正在撼动百年传统银行的稳固地位,对商业银行持续生存的挑战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近年来,大企业在加速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脱媒,如发债、上市等的同时,产融结合也明显加快,如通过新设、并购、参股非银行和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方式渗入金融业,推进了银行的同业竞争。当商业银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时,却发现许多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企业已开始借助其广阔的交易平台和庞大的交易数据进入小企业贷款领域。面对来自这几方面的夹击,银行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