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2013-2014年全球银行业展望
摘要随着客户销售和服务交付模式演变为利用新技术、跨越不同地域、采用多渠道及融入新法规,传统的前、中、后台之间的区别将变得越来越模糊。银行在重新设计其运营模式的过程中,将需要反映出这一转变。...
越来越多的机构已经走出拒绝转变阶段,并明确了未来所面临的挑战规模。遗憾的是,市场环境阻碍了银行的转型进程,特别是欧洲的银行一直不愿意或不能接受资产减记。因此,诸多银行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2013-2014年的增长预期应当有助于加快行业重塑。
这一过程还必须打造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供高于其成本的股本回报率。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多个业务要素将发挥作用,而摆在议事日程首位的问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些因素,如不稳定的经济和监管环境,并不在行业的直接控制范围内。因此,银行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及运营环境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这些要素不太可能孤立地发挥其作用,只有那些在整个机构内对所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果断决策的银行才能取得成功。接下来,我们针对银行需要考虑的十大要素,对其所面临问题、挑战和机遇加以阐述。
一、环境-接受,适应
银行业正在发生变化。这并不是什么新消息,但许多机构仍然就如何适应商业模式转变而苦苦挣扎。对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银行而言,这一转变在两个方面非常具有挑战性:
1.股本回报率不足10%表明,许多北美和欧洲银行的商业模式已然过时(见图1)。万能的方法,即致力于为所有地方的所有人提供所有的服务和产品,对于有些银行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在于:
• 对于既不是市场领导者(marketleader)也不是专注于特定市场(nicheplayer)的机构而言,监管法规正在将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成本推高到一个不可持续的水平。
• 经济的持续放缓压制了市场对零售、商业、公司和投资银行业务的需求。
• 各种竞争和市场的谨慎态度推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在这方面,各国情况不尽相同。
• 由于发达国家和高增长市场的利率长期处于低位,银行不得不适应净利息收入较低的状况。
2.客户越来越愿意使用非银行机构提供的银行业务,而且新的服务机构正在鼓励这一做法:
• 零售、科技和电信公司正在综合利用他们的业务领域、专业知识和客户基础来扩大其银行和支付服务。
• 现金充裕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正在为企业客户提供贷款。
• 影子银行正在将其业务触角扩大至公司和机构客户。
• 在非大额信贷方面,“人人贷”(peer-to-peer,P2P)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对小企业而言。
我们将在本展望报告的其他要素论述中详细探讨这些问题的影响及可能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不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银行应在新环境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鉴于挑战已经明确,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单枪匹马能否成功?
处于中间层的全球性银行的盈利能力正受到市场领先机构和小型专业化或区域性银行的挤压。在国内市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将面临来自下一层银行的压力,后者在收购时不受同样的资本约束或限制。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有些银行已经宣布实施果敢的重新定位策略。更多的银行则需要跟进。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售资产、缩减规模和去杠杆化将成为银行业的一大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预测,到2013年年底,仅欧洲地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缩减规模就将超过2.5万亿美元。欧洲及北美地区的风险加权资产(risk-weightedassets)占总资产的百分比一直持续下降(见图2)。
除停止某些业务活动外,整合也将在不同的市场中发挥作用。在有些情况下,以某些银行为特定目标的整合将受到行动积极的监管机构的鼓励,越南的情况即是如此。投资者也将向市净率(price/bookratios)长期低于1的机构的管理层施压。
尚未转变到位的银行会继续转变其商业与运营模式,而新进者也会开发自己的模式,预计未来几年将是银行在整个行业中打造自身定位的关键时期。退出市场的银行需要寻找替代覆盖模式来留住其国际客户;而新进者可能会寻求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伙伴。
在这一点上,银行可以从其他行业学习经验,譬如,学习公用事业、电信和媒体行业的机构(在某些情况下)如何共享基础设施或实质内容。通过与行业内部和外部伙伴合作,银行业可能会拿出更多非传统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建设银行:科技统筹构建智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