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2013金融展三大热点 移动支付、金融IC 卡、个性化金融服务
2013-09-16 15:46:52作者:本报记者 洪蕾 侯沁 陈曲来源:
摘要围绕移动支付、金融IC卡的创新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悉数登场,相关话题讨论受到广泛关注,为期四天的展会深刻展现了更便捷、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出现对金融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移动支付、金融IC 卡、个性化金融服务
9月5日,2013中国国际金融展在北京展览馆盛大开幕。百余名金融机构高管到会,300家IT企业参展,展会规模超过2.4万平方米。围绕移动支付、金融IC卡的创新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悉数登场,相关话题讨论受到广泛关注,为期四天的展会深刻展现了更便捷、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出现对金融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移动支付:
产业格局多元化
互联网与生活的触点如此之多,让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环境下的互联网移动支付成为展会当之无愧的焦点。如何丰富移动支付产品及服务形式?如何鼓励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实现行业规范化发展?在2013中国国际金融展第十四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来自金融监管部门、银行机构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代表热议移动支付行业格局的新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励跃指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呈三大特点:一是支付服务提供主体众多,涵盖移动运营商、移动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支付机构及金融机构等,行业跨度大,产业链条长。二是移动支付可基于短信、条形码、二维码、RFID、NFC等多种方式实现,应用范围由传统消费、公共事业缴费、转账、投资等业务领域向票务验证、手机优惠券、手机电子登机牌等多功能业务延伸。三是产业多方合作的共赢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如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手推出了具备浦发银行卡功能的NFC定制手机,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也在合力打造 “手机钱包”支付产品,用户借助终端能实现“空中”办卡,申请一经审核通过,卡片信息可下载至专用手机SIM卡,继而基于银联“闪付”终端就可通过手机完成支付。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进步,移动支付应用场景逐步清晰,移动支付行业标准化工作也在逐步实施、规范。中国银联董事、执行副总裁柴洪峰向记者表示,移动支付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从基于短信、语音的第一代移动支付,到基于手机客户端以Web方式实现的第二代移动支付,再到基于金融智能卡实现近场和远程等多种形式的第三方支付,不同阶段的移动支付标准也各具特点。
短信支付阶段,标准主要规范短信格式、数据源定义、通信协议、网关与系统接口;在互联网支付阶段,标准定义了基于SML的国际标准支付接口;到目前基于SCE安全模块的支付阶段,作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出台前的重要试水,首个涵盖移动支付全流程,涉及近场支付、远程支付、可信管理及手机智能卡、受理终端的移动支付产业规范,由中国银联于2012年7月正式发布,一定程度规范了移动支付产业的有序发展。
商业银行之首——工行坐拥庞大、优质客户群,如何应对气势磅礴的互联网金融信息革命?“工行明确了移动金融三个创新方向:支付服务、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谭路远表示:“工行通过推出远程与近场结合的支付产品、消费与信贷联动的业务模式以及基于微信渠道的金融信息咨询服务,推广并完善工行移动支付服务应用。此外,从客户支付便捷性出发,工行基于电子票务平台、移动商城,开发手机客户端和平板客户端,定向发送优惠、折扣信息的同时,能够在NFC手机上实现支付宝快捷支付和银联‘闪付’融合的线上、线下支付联动。同时,面向企业客户,工行正在推出功能更丰富、资讯更全面,并且安全、可靠的金融交易客户端。”
光大银行的移动支付实践探索之路与工行不尽相同。“光大通过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实现了光大移动支付从技术、产品到应用的综合场景式展示。”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李璠告诉记者:“光大银行移动支付发展的特点是综合考虑全场景、多应用的组合,支持人总行接入、银联TSM平台接入加载行业应用及与运营商直连二次个性化应用开发的三种近场支付模式。此外,光大也在致力推广以宁波市民卡、学校校园卡为代表的区域智能化便捷支付应用。”
“用户对多样化综合支付服务的关注一直是拉卡拉产品研发创新的出发点。” 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总裁徐氢表示,创新是拉卡拉的生存基因。目前用户通过拉卡拉App客户端可以租车、订票、缴费、理财,也能使用拉卡拉专业版手机刷卡器,实现信用卡还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手机充值等电子金融业务。
此次展会,拉卡拉展示了其延展传统手机刷卡器功能的新产品——拉卡拉充电宝和支付猫,前者附带为手机和Pad充电功能,后者可作为3G无线路由器使用。
在人口达700万规模的香港,非接触性支付的渗透率及认可度很高。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基建部高级经理吴伟向记者介绍了香港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从市场主导到支付标准规范,均由金管局给予一致监管要求,确保支付系统的稳健性及用户体验的连续性。
声音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 谭路远
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特质重新界定了移动金融终端和渠道,不断丰富了电子商务模式。客户体验及对业务便捷性、个性化的诉求,促使金融机构从单一产品创新向提供整体金融服务方案转变。
■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 李璠
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协同银行内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和短信银行等不同渠道,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是我们未来的方向,也符合普惠金融、金融宽化的主旋律。
金融IC卡:
展现“芯”信心
“银行卡芯片化是国家金卡工程办的核心工作之一。” 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全国金融IC卡发卡量已达7458万张,658万台POS机实现了IC卡改造,40多台ATM机完成了IC卡改造。金融IC卡应用硬件条件已初步具备,要实现行业融合、无缝衔接还需智能卡市场主体共同努力。
华夏银行科技开发中心总经理黄挺表示,目前金融IC卡应用仍处培育期。他认为,金融IC卡的普及需克服两点现实困境:一是突破金融IC卡金融属性之外的行业应用壁垒,二是面对金融IC卡发卡和系统建设的高成本投入,探索IC卡新的盈利点,平衡投入产出比。“作为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银行品牌的信誉保障、后台体系的完善支撑及安全防范的风控能力,会为金融IC卡逐步获得客户信任奠定基础。”
在完善金融IC卡受理环境方面,中国银联承担着推进者角色。自2009年开始,银联联合各收单机构启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金融IC卡的受理改造工作,目前累计实现非接触式改造的终端超过170万台。此外,银联通过统一受理终端,实现了金融IC卡应用商圈和移动支付商圈的共享, 并通过广泛营销合作,提升大众对IC卡认知度。中国银联产品与创新部高级产品经理陈朋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2013年7月金融IC卡跨行交易达1000亿笔,相当于去年一年1200亿笔的跨行交易量。
金卡工程的实施,使IC卡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创新应用不断取得新成果。这给一些智能卡芯片设计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正如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市场与产品中心副总经理焦华清所说:“移动支付过程中安全是重要因素,这给我们芯片企业带来很大挑战。”他表示,针对目前需求,芯片设计工艺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移动支付芯片需承载多个合作方的大容量需求;二是芯片安全防范问题;三是芯片成本因素和高性能提升要求。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金融产品线总经理贾峻认为,2013年是国产金融IC卡芯片的启动元年,双界面金融IC卡成为当前主流。据其介绍,华虹将于2014年切入更具挑战性的芯片55纳米工艺领域。
“目前,中电华大能面向金融领域提供全系列芯片产品支撑。”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应用研究院院长兰天向记者介绍,“我们已掌握满足金融产业发展的完整技术,包括各个平台上的SOC集成技术、安全技术、密码算法技术,及安全防护、安全攻击检测等技术,保障芯片产品满足各类应用要求。”
在展会现场,同方微电子也推出了面向金融支付领域的“大容量双界面高安全”芯片THD86。该芯片已获得银联认证。随着芯片工艺提升,具备更大存储容量、更高交易速度、更强计算能力的芯片产品面市,我国国产芯片将进一步有力支撑金融IC卡迁移工作和应用推广。
声音
■中国银联产品与创新部高级产品经理 陈朋
在央行指导下,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收单专业孵化机构,大力推进金融IC卡应用环境建设,为促进机构发卡、商户售卡、大众用卡及卡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推力作用。
■华夏银行科技开发中心总经理 黄挺
发展金融IC卡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金融IC卡业务是防控银行卡业务风险的有力手段,顺应了政府管理和服务民生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自身业务创新。
个性化金融服务:
“脱”卡金融e时代
你想象过未来银行是什么样子吗?在本届金融展现场,基于电子化终端应用和智能生物识别技术,记者不动纸笔就能填单、申卡,不带卡片就能通过身份验证、现场提现。
在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区,“刷脸也能享服务”成为现实。通过在银行营业厅安装银行VIP客户人脸识别系统,VIP客户一旦进入了服务范围,摄像装置会自动抓拍图像信息,完成认证并及时通知客户经理,让客户真正体验“宾至如归”服务态度。
用眼也能够取钱?在IBM展台,记者亲自体验了其最新的“眼控技术”。输入银行密码时,记者只需盯着操作机上的数字2~3秒,电脑便能确定并记录下这个数字,而确认、取消等一系列动作也能凭借肉眼完成。“眼控”技术此前主要服务对象为医疗事业,用以帮助活动不便人士。视实际应用需求,该技术用于金融行业,将大大提高金融支付安全性。
眼睛之外,二维码和血液也能成为取款“身份证”。在神州数码展台,多台“神奇”的ATM取款机让参观者驻足。出门取钱忘带卡?通过手机端App,输入取款金额和密码,就会自动生成二维码,将手机屏幕对准ATM自带的扫码窗口,再经由手机密码二次验证,不用银行卡也能实现ATM取款。
如果没带手机?在手指静脉识别ATM设备上,只要将手指放置在ATM的静脉识处,红光一闪,就能自动取钱。据神州数码工作人员介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ATM内嵌的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从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通过红外线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图像,将静脉数字图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静脉对比时,采用复杂的匹配算法对静脉特征进行匹配,从而鉴定个人身份。”相比指纹识别,静脉识别技术的安全级别更高。
除了取款功能外,此次展出的ATM机器附带新武器——追踪假币。当记者在冠字号识别ATM设备上完成取款操作后,屏幕出现“打印冠字号”的按钮提示,点击后,ATM出纸口吐出一张“存取款一体机客户通知单”,上面印有刚才取出款项的金额及所有钱币的冠字号码。记者从现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由于我国人民币实行“一票一号”制管理,印在每张钞票上的冠字码都独一无二,通过打印钱币的“身份证”,可解决ATM机取款遇到假钞取证难的问题。
据了解,北京的银行业目前已将实行假币追溯提上议事日程。目前,部分银行已准备对自助机具进行相关升级改造,今后可打印冠字码的ATM机将逐渐增加。且部分银行已开始在柜面办理存取款业务时提供打印冠字码服务。
在本届展会现场,应用于银行营业厅的排队、填单和发卡自动化设备也出现“集群效应”,多家参展商分别展出了他们针对银行营业窗口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这些自动化设别,传统的填单操作可以实现电子化,节省了柜面人员录入单据信息、验证客户身份、打印、签字等一系列繁琐工作。传统的填单发卡工作从以往的12分钟缩短至2分钟左右。对客户而言,可以通过远程填单省去了排队烦恼,可将所填写信息直接传送到银行系统。同样,银行发卡的任务也可交由自助发卡机,用户输入相关信息,基于终端感应区,验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后,待客户经理电话确认后,审核员输入密码,机器便能按要求为你制作一张信用卡。
纵观2013中国国际金融展,参展厂商的产品和创意都紧紧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将自身优势与银行现有业务创造性的融合,将诸多科技概念转化为了现实体验。在本届金融展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展会上的科技创新,更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
声音
■中国农业银行技术总监 曹少雄
金融服务与互联网介质的联结更为紧密,而人们如何能够更快速、更贴身、更丰富、更低成本的享受互联网金融服务,也得益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 王天義
打算智慧银行,需要四大核心举措,一是360度银行渠道金融服务,二是精准化客户营销,三是业务分析和运维优化,四是基于信息和流程创新金融生态平台。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流程信息化的房地产行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