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邱晓凯:信息化的精髓是把数字变成信息

2013-09-24 08:46:44作者:来源:

摘要邱晓凯不是一般概念中的CIO。作为运营管理部部长的他,用三个短句概括自己的工作职能,“管生产、管内控、管信息化”。...

  邱晓凯不是一般概念中的CIO。作为运营管理部部长的他,用三个短句概括自己的工作职能,“管生产、管内控、管信息化”。

  他所在的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燕东微电子”),是一家专业化的半导体器件芯片设计、制造、封测、销售的高科技企业,隶属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芯片设计制造、塑封器件制造、物业经营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多方位的产业化经营。它有着近三十年的历史,信息系统为其内部带来的强大冲击力不容小觑。

  “现在,打印行业也出来了打印一体化的方案。”在我之前,他刚刚接待了一位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销售人员,因而感慨信息化市场日趋成熟。

  2005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邱晓凯来到了燕东微电子,而2004年,该公司的ERP系统才刚刚上线,信息化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当中。从设备维护工程师、网络工程师、信息化负责人、办公室副主任,直到运营管理部部长,邱晓凯在这里踏上了新的征程,2008年他正式接手信息化工作。

  “我的脑袋瓜里面就是这种思维,并不是上个系统就是信息化!”他又强调了一句“不是!”笑容在脸上凝住。不论是哪一个信息系统的上线,邱晓凯都秉承企业谨慎的传统,而说到BI这个工具,他开始滔滔不绝。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去年曾说过,燕东微电子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做收集生产制造数据、保障基础数据准确的工作。能否详细说说这一过程,目前进展到了什么阶段?

  邱晓凯:这两年主要做的工作是将数据分类。比如某一个原因码,叫什么名字,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都是要归类的。然后我在看报表的时候就能知道,底层原因是什么,比例有多高。但是现在数据都是靠人来采集,就有可能出现失误和延时。

  只有将数据录入准确了,出的报表才能有效,如果录的不准或者不及时,当时的报表就会不准。在上BI之前,肯定要把业务数据弄准,然后再把业务流给梳理出来。

  数据由不同人员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这两年我们在构造数据采集体系和分析体系,再通过BI工具上线,变成一个可视化、实时的途径。因为上BI之前,必须要知道上BI做什么,需求是什么。

  没有上信息系统之前,我们会买一个软件来规范业务平台。由于以前我们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就买现成的,用结果来推需求,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用了某个系统一段时间后,发现不适合了,有了新的想法,开始重新选一个软件。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对软件信息系统进行选型时,您更看重什么?

  邱晓凯:首先,信息系统要满足我们的功能性,其次是灵活性。灵活性也就是指厂商的服务能力。其实,不一定非要选大型企业的软件,适合自己就行,因为有的小公司,售后服务也很好。

  中国信息化周报:说到数据,您个人对大数据这个概念怎么看?

  邱晓凯:提到大数据,就回避不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海量数据从哪里来。软件厂商提出了这个口号,但我们首先得先知道哪些是数据,才能知道数据量有多少。在大数据时代,要是有人发了一条微博:“我喜欢宝马,但是没钱买。”这个数据就可以抓取过来,而这个人是潜在客户,那么可以为其提供车补、车贷的相关信息。

  我的观点是,不管是大数据还是云计算技术,我们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数据从哪里来,获取后如何形成报表。不管怎么说,大数据是一个好的理念,促使我们更重视数据的分析和采集。

  中国信息化周报:燕东微电子跟电商接触多吗?是否有一些新的尝试?

  邱晓凯:也不是说没有,电商这块接触的比较少,因为我们出的不是终端产品。电商确实是一个趋势,比如说我买一个手机,供应商是5000元,上京东看是4500元,那么我就会要供应商降价。但对企业来说,要考虑到账期的问题。因为电商是实时结账的,所以我们在采购时很少从电商平台上面买,基本上就是让供应商直接拿货过来,一个月结一次帐。

  中国信息化周报:我注意到,您作为运营管理部部长分管IT,那么,燕东微电子是否成立了专门的信息技术部?

  邱晓凯:我们没有专门的信息部门。在我们看来,以前信息部门的角色不好定位,虽说我们做了好多年的信息化了,但还是刚刚起步,是供应商在做服务,我们主要做日常的维护,更倾向于网络设计。目前,我们公司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但陆续会招一些软件开发的相关人才。在我们的信息化程度没有成熟之前,会拿软件趋势规范业务。先让业务规范,等上系统的时候就轻车熟路的上了,我们会引导各部门往某一个趋势走。

  我认为,信息部不是纯粹由硬件、软件工程师组成的部门。在企业里面,对信息部的要求很高,信息部门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懂计算机,更要懂业务,如果连业务都不懂,那他们只能称得上是所谓的网管或网络工程师。甲方的信息化从业人员,除了有计算机底子之外,还必须具备对业务的敏感性,了解行业特性,尤其是制造业领域。

  中国信息化周报:燕东微电子处于高科技制造行业,这个行业的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邱晓凯:从制造业来说,我们应该是工业史上最复杂的一个行业。国内的软件厂商很少有接触半导体行业的,主要是我们的生产业务活动比较复杂。目前,我们也正在针对制造执行系统(MES)进行选型。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认为,在这个领域的制造执行系统,市面上有比较成熟的厂商吗?

  邱晓凯:都是国外的,但比较贵,国内没有看到特别好的解决方案。不管是什么信息系统,都有数据作为基础。没有合适的软件,我们现在就采取迂回的方式。比如说BI。

  其实BI的导入方式有很多种,第一种是从业务系统的底层数据库直接迁移过来,第二种是通过固定的位置定期抓取过来,然后进行实时地分析。

  我们现在的方式是这样的:有系统的业务,就通过系统导入。没有系统的业务,就选择固定的位置,通过网络抓取来弥补数据采集点的问题。

  中国信息化周报:运营管理部关于信息化的日常工作内容有哪些?

  邱晓凯:信息化工作是运营管理的一部分。我们每天会关注数据的状况,同时登陆软件系统,每个业务模块的数据都会看一下。另外,我们会对员工进行软件的操作培训,所有员工及关联用户都是我们部门做培训,培训对象不仅包括新员工,还包括上岗一段时间的老员工,我们会定期对其做评价,看他们是否能胜任。目前,我们系统工具只用了70%左右,30%还尚待挖掘。所以我的另外一个工作内容是,根据客户方的要求挖掘现有的工具。

  中国信息化周报:将信息系统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各部门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吗?

  邱晓凯:当初,我们刚引进一个软件时,员工普遍有抵触心理,现在员工因为看到了系统的好处,就喜欢用了,并提出新的需求。各部门员工开始主动要求我们实现一些功能,信息系统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现在所有主流的系统都是靠人。不过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一旦犯错,数据就会变假,所以,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来规范业务流,制度和数据。

  在我看来,信息化不一定就是上系统。我认为所有的业务活动都应变成数据,把数据形成相应地报表,再通过报表形成一个报告。系统起的是承载信息的作用,这个工具赋予了管理思想才能叫做信息化。信息的第一步叫做数字,第二步叫做数据,第三步才叫信息。我们要把数字变成数据,把数据变成信息,把信息变成知识,这才是信息化的精髓。

  我主要负责搭建数据体系平台,通过信息化选型,把信息数据业务搭在信息化工具上实现。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其实就这么简单。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理解的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效率?

  邱晓凯:信息系统是提高效率,信息化工作就是把业务数字化,然后通过信息化工具或者系统串起来,实现信息化。

  中国信息化周报:负责信息化工作5年以来,您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邱晓凯:困难体现在数据输入的不准确、不及时。任何一个做信息化工作的人,不管是系统实施还是选型,最头疼的事就是需求的不明确或变更。原因有两点:第一,所有的需求不一定所有的软件都能实现。第二,如果需求刚开始不明确,以后所有的工作就会被颠覆,这就是为什么在项目实施之前,乙方会要甲方签字确认需求报告。如果甲方不把需求确定好了,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重来。不同阶段的需求是并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刚开始选型的时候,人们对设备的需求没有这么高,随着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的信息系统不足以支撑,于是就要进行二次选型。这就比较复杂,是推翻一套系统,还是买一套系统覆盖,或者买一个小的工具软件跟原有的系统做集成?这就需要我们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我们公司,主要解决方式还是做集成,因为一家系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全干了。我们的趋势很简单,就是靠系统的集成。在跟厂商接触时我们都会沟通两个问题:是否能实现当前的功能以及是否能做集成。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您看来,信息化给燕东微电子带来的变化和深刻影响是什么?

  邱晓凯:信息化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数据可查,第二,使数据语言变得规范。比如ERP系统,上ERP最见成效的就是物流, 原材料的规格型号编码是统一的,都是一对一的现象,这样的话,在执行过程中就不会出错,同时,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也不会出错。

  有了这些数据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选择BI的原因。现在是先把数据导出来,然后通过EXCEL或别的工具生成图示化的东西,上了BI后就能实时实现,只要把数据迁移过来,就能够自动生成我想要的数据。

  信息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上了系统后提升了管理效率,减少了数据分析和采集的过程。录入一次,后面的人都可以用这个资源,减少了数据采集的环节。所以我总是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要把数据输准。我们不急于上一个系统,在上系统之前,都会把业务流给规范了才会上。

  目前,ERP基本上覆盖了主要的业务,我们现在上了OA,下一步打算上BI,把业务集成起来,通过OA平台给推出去。BI系统这方面,我们已经选型了,但是还没上,原因是前面的数据还没梳理利落,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

  我们对信息化的投入还是比较谨慎,并不是主流市场出一个产品就要买。我们要了解厂商及行业的动态,现在的信息系统五花八门,所以要知道各个厂商和系统的情况。

  2004年3月燕东微电子运行ERP管理系统,2004年8月全公司实现6S管理,并应用SPC技术及FMEA技术对公司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目前,燕东微电子各相关业务部门已经全部应用ERP业务系统,其中采购,库房,销售,生产制造,质量以及财务等六大业务数据均完成高度集成,数据源实现统一;HR业务模块也已经成为公司信息化的新的应用点之一。

  SPC软件也已经完全成为燕东微电子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工具之一,均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可持续性和生产关键设备加工状态,提高科学的数据支撑。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