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描绘北京“数字生活”蓝图

2014-02-25 10:05:13作者:许娓玮来源:

摘要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北京市更关注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活,提升市民的数字生活水平是智慧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

  智慧北京建设始终围绕一个核心,把信息化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和提高政府履职效能的核心推动力。作为特大型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北京市更关注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活,提升市民的数字生活水平是智慧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民的数字生活包括医疗、教育、旅游、基本生活服务等等。

  让市民拥有数字身份

  目前,北京市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全面覆盖,发放社保卡1317.61万,开通定点医疗机构1921家。社保卡让市民拥有了数字身份,市民可以在家里查询自己的社保信息,在公园、医院、超市都可以刷卡消费。

  社保卡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建成了350个社保卡服务网点,统一PC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建设社保卡呼叫中心,提供7*24小时呼叫服务。同时,建设4个服务站点,提供7*24小时现场IT服务。

  此外,北京市建设社保卡自助服务终端,设置社保卡自助服务终端500余套。建设社保卡服务网站,提供新闻、服务指南及各项业务查询功能,促进信息采集信息化进程,从而加快社保卡制作进度。

  推进医疗信息化

  北京市以网上挂号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开通了全市医院的预约挂号系统,覆盖72家三级医院,69家二级医院,平均每天提供10万多个挂号量。

  北京市积极推广和完善全市统一的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同时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9家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逐步实现电子病历在医院间的共享。通过电子病历,病人的病况等信息实现共享,节省了其就诊时间。

  北京市积极建设无障碍门户,为老人、参加及病患人群提供信息化服务。

  实现教育信息化

  为了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建成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目前,16个区县及燕山区域网络中心均实现了与市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万兆连通。各级各类学校分别建成了校园网,宽带网络进入全部教室。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展“北京数字学校”工程,将中小学全部科目的课程以视频的形式提供给每个学生。建设了北京教育研修网、北京学习型城市网等一批教育资源网站。加快建设学校数字图书馆,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不断丰富。

  北京市还积极建设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建成市、区县、学校三级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小升初、普通高中学生入学资格认定和电子学籍管理工作,实现与全市中考、会考、高考报名系统的数据对接。

  旅游服务更加智慧

  在旅游服务方面,北京市从行业管理、景区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打造良好的的旅游服务环境。目前,正在建设完成旅行社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旅行社管理、星级饭店评定、景区登记评定等旅游行业服务事项的全程在线办理。

  在景区信息化方面 ,试运行“电子门票”,通过手机下载二维码的方式,游客可凭借手机刷卡或身份证进入景区。建立了自助景区导游软件系统,向游客提供集成导游、导览、导购、导航为一体的手机智能终端APP。

  为基层文化注入数字化元素

  北京市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已经达到268.5TB,可以提供互联网、高清有线电视等全方位的服务。目前,正在搭建图书馆网上数字资源平台,积极建设具有浓郁北京特色的文化精品专题数据库。

  北京市大力推动社区数字化建设,已经建设了100个数字文化社区并投入使用。整个数字文化社区资源内容涵盖了300万册电子书1万种期刊、2000种中华文化视频、1万种古籍、2万场讲座及专题视频等。

  全面启动智慧社区建设

  依托智慧社区,北京市积极推动基层服务模式创新。在智慧社区,居民将可以享受到网上预约挂号服务,能办理低保、退休等政府公共服务,能实时获知极端天气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信息。

  作为智慧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底,智慧社区完成首批512个试点建设。其中,东城区建成5个特色智慧社区,西城区在德胜街道、广为街道等区域开展智慧社区试点。西城区建成了139个智慧社区,推广应用虚拟养老一号通、“数字北京”缴费通、“五卡合一”社区服务平台社区商圈网等多项智慧应用。

  为了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北京市发布了《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为首批参加试点的智慧社区设定了31条必须实现的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中,除了对智慧社区的硬件要求外,关注最多的就是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智慧社区为居家养老人员,特别是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等提供快速、畅通、安心的紧急救助服务。还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病患人群配备电子辅助终端,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支持。

  加快农村信息化

  北京市大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辟多种渠道,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农村广播(电话)、有线电视机网络入村,基本实现100%覆盖,部分行政村入户宽带已达20M。

  目前,北京市农村信息化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依托北京市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方位、综合性信息化管理。此外,还建设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工作平台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

  北京市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搭建了“全网融合”云服务平台等多个涉农信息服务平台,研制了农科城农业物联网共性基础支撑平台。北京农科城网络服务中心在信息资源、冷链物流、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对全国农业科技园区信息服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农科城网络中心主要开展了农业科技网络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工作,该平台采用云服务的技术架构,集成了北京地区各大涉农科研院所的优势服务数据资源共计3.7TB。截止2013年底,北京农科城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已在京郊8个区县的14个基地、48家农资门店、80家农业观光园,以及山东、内蒙、黑龙江、新疆、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53个农业科技园区、生产基地、农业企业等得到落地应用。同时,通过歌华有线网络,为500万北京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涉农信息服务。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