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应谨防误区
2014-04-22 09:16:19作者:胡宝钢来源:
摘要近年来,智慧城市规划风起云涌,智慧城市建设更是方兴未艾。但很多城市和地区对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目标、方向和顶层设计的内容基本处于行政化思维状态,停留在工业化操作层面。...
尚未上升到国家战略
误区一: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作为中国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容是毋容置疑的。但在很多国家级的正式文件中,从多个角度考虑,尚没有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智慧城市建设目前还只是一项正在探索中的系统工程。
以行政化为主导
误区二是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由各级政府作为主导来推动。目前,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基本上是以行政化为主导,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智慧城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一些政府部门内部形成了新的“智慧孤岛”,而政府部门在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却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鼓励和吸引诸如腾讯、阿里、百度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和平台参与,依靠民营化和市场化力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顶层设计旗号化
误区三是认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很多城市一谈到智慧城市首先就提到顶层设计,似乎顶层设计成为智慧城市的代名词。一些信息化公司打着顶层设计的旗号,成为推广和销售设备的新卖点,试图用“小设备”代替“大社会”;用“小技术”代替“大文化”;用“小利益”代替“大智慧”。很多所谓顶层设计的思维和思路本身是行政化、工业化、部门化的翻版。
事实上,我国的行业部门颁布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标准的机构本身就不是顶层机构,顶层设计的标准只是“盲人摸象”式的“一家之言”。因此,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产业本身就不存在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
同时,顶层设计也是与一个城市相关的多个领域和行业的集成,某一个部门提出的构想很难自封为顶层设计。如果按照这样的顶层设计,也许会导致很多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走入封闭式的误区,影响和误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
智慧城市按统一模式推广
误区四是认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建立一套标准,按照统一模式推行。现在,很多部门和机构开始或者已经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或规范。事实上,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很多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正在不断涌现。如果连制定标准的机构都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样的创新产品出现,那么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又怎能具有权威性和可持续性。
显然,智慧城市建设应是一项“因势利导、百花齐放”的“众筹”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没有标准才是最好的标准。智慧城市建设在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背景下应成为常态,不可能千篇一律,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推广。
搞信息科技的是智慧城市专家
误区五是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专家大都是搞信息网络科技的。在我国真正具备智慧城市专家称谓的人很少,很多最近几年从不同领域转行而来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只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而智慧城市需要的是懂得“智造、智谋、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大师”。
因此,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多吸纳产业、文化、科技(不同领域科技)专家和产业带头人,共同研讨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和方向。
智慧城市主要内容是纯技术
误区六是认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构建物联网云计算平台。智慧城市不只是物联网城市、云城市。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首先是一种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发展城市的新思维。
城市本身是一个生命体,不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城市中的人、交通、能源、商业这些过去被分别考虑、分别建设的领域,实际上是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只不过由于科技手段的不足,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隐形的存在。
因此,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只是将实体产业实现了彼此之间新的链接,离开了实体产业,这些纯技术工具将一事无成。
工业化光盘思维模式
误区七是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一定要建设个大机房和购买一大批机器。近来发现少数智慧城市的建设单位,在考虑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时,首先考虑的是建设一个大机房、购买一批大设备。这些都是工业化光盘思维模式,如同以往我们要听歌,首先想的是到哪里买光盘,然后再买一套先进的播放机。而现在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听歌,只要打开手机或者电脑,直接到云端听歌就可以。
现在少数地区好像不买过亿的设备就不够智慧城市的“派头”。事实上,设备越先进,越容易被淘汰,设备越大、维护费越高。如果因为智慧城市建设养活了一批卖设备的厂家,日后这些城市为养活这些设备付出的成本而苦恼,再考虑如何处理电子垃圾,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会得不偿失。
忽视移动互联网因素
误区八是认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不需要考虑移动互联网因素。最近,人们很关注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和PC互联网带来的冲击。然而,对智慧城市的管理者和顶层设计师似乎“不屑一顾”。更没有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作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要素进行重新思考。
“云端+移动端”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云端与移动端二者相辅相成,无法与云端应用连接的移动设备,只能算是一堆运行着软件和服务的塑料和金属.
同理,没有移动端基础的云计算,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堆数据代码。工业化思维下的智慧城市考虑的是规模、空间和流程,而移动互联网思维下智慧城市考虑的是在去中心化、去产品化、去中介化的过程中,如何建立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指尖上的城市”。
片面追求投资规模
误区九是认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投资要达到上万亿。笔者认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不是城市化建设的一场盛宴,而是新型城镇化的一次优化。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每一次新的发展战略作为一场新的投资,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
智慧的城市必须要有智慧的产业做支撑,智慧产业的本质产业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智慧产业的相关产业为文化创意的服务产业,智慧产业的衍生产业为科技创新的智慧产业,三者叠加复合,构建智慧城市、推动智慧产业、发展智慧经济。
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首先是一种模式创新,其次是一项链接平台,最后是一项价值工程,不应将投资放在首位,重在资源整合和路径选择。
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主要是借助智慧化的手段,提高各项智慧产业的创新发展,必须关注城市运营的整体效益,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促进智慧城市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
把智慧城市建设当标志性工程
误区十是把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当作一项标志性工程。很多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对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和作用尚处于考虑眼前利益阶段,操作上急功近利,目标上希望立竿见影。但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会远远超出以前千百年的城市变化。
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持久战”。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更是“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全面行动。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正确路径和方向,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能够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产业转型和模式创新的新平台。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柳井正 我的人生一胜九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