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2015软件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4-12-30 16:10:13作者:赛迪研究院来源:
摘要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仍显脆弱并面临下行压力,国内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软件产业增长将保持缓中趋稳态势,传统软件企业加快互联网服务转型。...
赛迪智库做出了产业增速延续稳中有落,传统软件企业加快互联网服务转型,信息安全、工业软件、开源软件等细分领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企业在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发展走向竞合等发展判断。
对201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产业增速延续稳中有落
2014年,在全球经济弱势复苏、国内经济持续放缓的背景下,软件产业发展面临企业投资乏力、市场需求疲弱的压力,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9月,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持续放缓,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6815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013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
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仍缺乏稳定且较为脆弱,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新常态。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成长仅3.3%,2015年或许有望增长3.8%。其中,美国经济增长较为稳健;欧元区经济复苏仍然缓慢,预计2015年经济增长1.3%;新兴市场总体会增长,比2011年要低1.5%;中国经济增长受结构调整和房地产投资放缓影响,将放缓至7.1%。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将在2014年放缓的基础上继续回落,国内经济增长率略高于7%。社科院提出,经济增长目前已经进入新常态,这种新常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预计2015年增长率为7%左右。
尽管在稳增长压力下政府将加大对基础设施、中小企业等投资,但仍无法对冲外部需求疲弱给软件企业国内外市场开拓带来的压力。加上产业转型调整加速,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尚在培育中短期内无法支撑产业增长,软件产业将延续缓中趋稳的态势,预计2015年增速将在20%以上。
■传统软件企业加快互联网服务转型
互联网化正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并从个人互联网化向企业互联网化迅速拓展。在互联网化大趋势下,制造、零售等传统企业纷纷加快自身互联网化转型,传统软件企业在内外双重压力也不例外。
一方面,传统软件产品在功能和灵活度上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加上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云计算、移动互联网、SNS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落地和普及,给以买卖License和提供产品升级、运维等服务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传统软件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迫使其颠覆传统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加快互联网服务转型。
国内外传统软件企业通过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掀起互联网服务转型热潮。IBM重新调整发展战略,通过剥离X86服务器业务、加大云计算领域投资布局,将业务重心从硬件转移到高利润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高端服务,获得丰厚回报,2014年上半年云计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微软对市场策略及渠道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加快向云端全面转移。用友、金蝶等国内也加速云转型并通过本土化的跨界结盟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用友旗下畅捷通公司推出了“畅捷通云平台与小微企业管理云服务”、“工作圈”,积极打造小微企业应用生态圈;UAP中心推出了“UAP Mobile”和“UAP Cloud”。金蝶通过发布金蝶PLM V13.1创新管理平台,以K3/Cloud为基础成立“ERP云服务事业部”,与腾讯企业QQ结盟共同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升级创新管理应用组合等,加快SaaS云服务转型步伐。系统集成商东华软件通过加大金融云、医疗云和智慧城市云在等云计算项目的投资,加快了向互联网服务转型。
2015年,互联网趋势将进一步深入,传统软件企业在经营压力继续加大、云计算等新模式应用加速普及、市场竞争加剧等背景下将加快互联网服务转型步伐。
■信息安全、工业软件、开源软件等细分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软件取得新进展。中间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中间件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8%,至2016年,国内中间件产业规模将达到50亿元。操作系统领域,新产品发布和应用推广加速推进。开源软件领域,我国开源软件社区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企业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建设,开源生态不断成熟。工业软件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制造业工资、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以及汇率等因素的显著变化,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竞争力下滑、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相对上升。为应对国际制造业竞争发展的新形势,2014年以来我国显著加快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工业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程院、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正在加快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积极组织实施中国智能推进计划。为抓住工业软件发展的良好形势,市场国内外工业软件企业纷纷加快布局。用友、金蝶等管理软件加速云转型并通过本土化的跨界结盟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德国管理软件巨头SAP大幅度加快云服务在中国的落地。2015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加速释放和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我国的工业软件产业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
信息安全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信息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信息安全企业将获得难得发展机遇。赛迪顾问预计,2015-2018年我国信息安全市场将保持30%以上增速。同时,随着信息安全市场从2C向2B转变,企业级安全需求旺盛,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大额订单。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驱动下,预计2015年信息安全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将继续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
■企业在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发展走向竞合
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决定未来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国内外大企业围绕技术、市场、人才等展开全向度竞争,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
随着传统企业的崛起,亚马逊一家独大的格局被打破,微软和IBM两家巨头在云计算领域大幅扩张,形成群雄格局的局面。与此同时,随着各行业、产品间跨界融合的深入,企业在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战略合作日益频繁化,使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战略”成为主导。通过战略合作,企业能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信息技术、网络、业务、产品之间加速融合,打造软硬件一体化的竞争优势。为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及智能健康生活,阿里巴巴与飞利浦签署一项IT 基础设施服务框架协议;思科与TCL集团投资800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公有商用云服务平台,推动云计算、下一代视频通信和交互技术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另外,战略合作也是企业利用彼此拥有的先进技术优势,实现优势优势互补、拓展竞争地位、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手段。微软、IBM在云计算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将在Microsoft Azure和IBM Cloud上提供对方的企业软件,为微软和IBM双方的客户、合作伙伴、开发者提供更多云选择,并将致力于提供.NET运行时间和IBM Bluemix中的工具。为实现软硬件优势互补、互利共赢,IMB、SAP也达成战略合作,SAP选择IBM作为其关键业务应用的首选云基础设施服务战略提供商,借助IBM云计算平台实现HANA企业云更好交付,提升核心业务能力。
2015年,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与传统领域加速跨界融合、大企业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将成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市场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格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戴尔:演绎“未来就绪的IT”
下一篇:2015信息化发展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