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中国城镇化发展智慧之路

2015-03-06 09:42:04作者:周成虎来源:

摘要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状况目前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速度快、质量不高”。 从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到底怎么样才能产生智慧。...

  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状况目前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速度快、质量不高”。 从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到底怎么样才能产生智慧。

  回顾和分析过去6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一定使我们得到启发。我国城镇化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速度增长很快,目前我们城镇化发展速度还按照1%到1.4%的速度增长,快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中国的城市化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也决定着世界城市化的未来,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

  我国目前城镇化状况整体可能有一点不太乐观。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环境生态保护上来看,中国城镇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城市病进入高发高危期。亚健康的城镇化包括:算出来的城镇化、拆出来的城镇化、挤出来的城镇化、染出来的城镇化、耗出来的城镇化、比出来的城镇化。

  例如首都的雾霾就很严重,在后期发展中,具有后发优势的城市不要再走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否则这个治理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要整合未来的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有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我们还有很多资源是短缺的,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能不能发展得好,除了整体的问题还有天生的自然条件的压力。

  智慧城市的演化

  城市的发展是跟社会生产相对应的。农业社会大家用城来做政治主体,用市来做商贸产品交换之所,所以城市是由两个功能体组合在一起的。到了工业社会是以消耗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的核心来搞大规模生产,人享受的现代文明、现代建筑文明、高楼大厦,享受现代社会的便利、高度的物质消费……这些都是工业社会带来的城市文明的发展,也使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不可预计的一些新的问题,譬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等等。

  到了信息社会应该是智慧城市。1973年,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提出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行业为基础。以前一个产业是把所有的服务业聚集在一起,到了今天要想办法能够打通,形成汇流节点,形成城市新型流、人流、能流、经营流,流的空间集群体系成为了城市的发展,要做到这一步没有信息技术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要信息技术来改变新的生产模式、社会模式和商业模式,使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新的改变,所以我们享受的是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中国移动如今也计划免费发短信了,这给我们带来的是另外一种时间和空间,不再是限制我们每个人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说时间成本、空间成本大大降低,我们不再为时间而感到困惑,也不在为空间而感到困惑,这就是我们带来的一种体系。

  这种体系其实就是城镇信息化的进程,回顾一下,早期价格阶段就是打价格战,到了第二期就转变为模拟化体系,后来全是网络普及,到了今天不仅是网络,还有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移动、互联、智能三大体系就是我们讲的智慧化。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中最难的一点就是智能化,因为智能化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取决于人对所有信息的收集,取决于人怎么利用,取决于政府能不能开发,所以说未来的形势、未来的社会不是一个政治社会,是由一个客观的政治社会和一个虚拟的社会两个重新组成,这将改变我们整个人力系统的发展方式,改变我们整个城市的管理体系。

  基于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智慧城市是怎么样的,其实智慧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为了解决城市的蔓延问题,要倡导新的城市发展,不能再靠大规模的扩张,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把它叫做新城市或经营生长。

  一直到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由智慧地球带出来是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在这个领域通过三维体系终于把智慧城市得到社会认可,在这里大家要求通过监测分析整合,实现各种职能部门资源的优化整合,然后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的环境、和谐的社会等等。

  我国著名的管理专家成思危先生曾说智慧城市是四大基础——以人为基础,以土地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资本为后盾。这超越了IBM提的概念,因为IBM提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整合体系,而他不是,他初步结合了我们中国的特点,并且这里面他提出了八大特点,从政府、社区、增长、经济、交通、文化、学习和保健为突破点,初步体现了我们国家当前的发展状态和未来20年的城市发展主要的态势。

  住建部最近一直在做示范研究,并把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来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或者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生态系统。

  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是在一个庞杂的智慧体系里面形成的,而不仅仅是智慧城市,也不仅仅是通信网络等等。其实智慧城市就是把人类汇集智慧,再赋予各种物体,其中城市的职能就很巨大,他提供了生产繁衍、经济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享受这四大职能,而智慧城市就提供一种新的智能化服务,也就是使人和自然更加协调,人和社会更加和谐。

  中国特色的智慧指标体系

  不同区域的指标体系是不一样的,目前IBM的指标体系包括多个原理,例如要根据城市的愿景和外部因素来量身定制,基于整体的城市视图,全面地衡量整个系统的进展,要有可比性,适合同等城市比较,所以这里面他有七大系统衡量其指标体系。欧盟为了城市排名以及推进欧盟的重要城市发展,也提出了三级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就包括经济、市民、社会治理、智能移动、环境保护和生活六个方面。因此从未来讲,无论对中国发展环境问题、社会的生活问题、智慧管理的问题依然是挑战。

  所以我想如果要发展中国的智慧城市指标,一定要有几个出发点:

  1、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混合体系;

  2、智慧城市发展必须由整个城市的建设战略,要把城市内涵和城市外延放在一起;

  3、一定要注重政府投入的效率,也就是说智慧城市如果不让老百姓参与,那么这个智慧城市很难做的。

  政府要考虑怎么做,同时企业要站在发展的角度,老百姓要站在令他满意角度,这就要求产业要升级,社会要稳定,生态环境要优化,老百姓生活改善,基础设施要加强,那么智慧城市必须从七个纬度、两级指标和三个时期来理解。七个维度:1、城市布局与规划;2、信息基础设施;3、绿色低碳经济;4、公共管理和服务;5、市民民生与福祉;6、城市人文科学素养;7、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两级指标:1、一级为钢,体系唯度;2、二级为目地体现内容。在此基础上,考虑三个时期: 2015年,智慧城市示范近三年,这是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有没有可能性把2015年的近期作为基础;2020年作为我们的中期行动期;2030年作为我们的中远期目标。由此形成七个维度、二级指标、三个时期,用这套指标体系,有可能可以指导我们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让中国的智慧城市赶上世界级的水平。

  (以上内容系根据周成虎院士在“2014新浪金麒麟安徽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