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他们眼中的混合云

2016-07-12 10:50:59作者:洪蕾 霍娜来源:

摘要在可扩展性、灵活性、快速响应和低成本的需求下,混合云逐渐登上历史舞台。随着用户对公有云服务信任度逐步提升开始将部分应用慢慢迁移至公有云上,混合云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混合云能否很好地兼顾灵活与稳定?应该何时、如何实现迁移?部署、应用混合云有哪些疑虑?来,让我们听一听众多一线CIO CTO的声音,看看他们眼中的混合云是什么样子。...

  在科伦药业CIO徐华林的眼中,混合云比公有云更为稳定;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CIO耿峰认为混合云将长期存在;在有赞创始人兼CTO崔玉松的眼中,混合云能很好地兼顾灵活与稳定;壳牌石油中国区CIO徐斌建议,做内部架构设计时就要考虑公有云的介入;在房多多联合创始人兼CTO李建成眼中,他们走到混合云是水到渠成;春雨医生CTO曾柏毅关注的是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向云迁移;借贷宝运维部负责人王强对云服务也有他的顾虑……

  《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独家专访多位CIO/CTO,探寻他们眼中的混合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如果说,虚拟世界的自产自销是互联网的小时代,那么,“互联网+”将虚拟和现实相连,协同、变革、创新,则是互联网的大时代。

  从AWS公有云风生水起,阿里、京东、腾讯等公有云服务从电商、游戏领域切入攻城略地,到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依托客户服务、网络资源、运营策略等各自优势,聚焦IaaS服务和细分领域,再到UCloud、七牛、青云等专业云服务提供商涌现……

  历经十年风雨的云计算也迎来小时代迈向大时代的跨越。

  从0到1的小时代,技术创新成就企业个体的迅速崛起,从1到N的大时代,云计算技术迎来普世化渗透进程。在融合时代,这种渗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不断扩散。

  在不断发展演变中,企业级云服务从最初公有云、私有云的单一服务衍生出新模式——混合云。这种模式也使得更多创新企业、初创公司,甚至行业客户以更自然、更适宜的姿态去全面拥抱云计算。

  “从应用需求来看,公有云方案是‘虚拟机+服务(包括云数据库、云存储等)’,缺乏很好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有赞创始人兼CTO崔玉松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而采用‘虚拟机+物理机’的混合云方式,能够很好地兼顾灵活与稳定两种特性。”

  为何出现混合云模式?

  崔玉松认为:“一方面,国内基于云的运维方案还不够成熟,还不足以支撑开发者整个IT架构的弹性扩展。另一方面,权衡效率和成本后产生的确保核心应用超稳定性、外围应用低宕机率的部署需求,使得混合云方案得以产生,并被更多的用户广泛接受。”

  壳牌石油中国区首席信息官徐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在公有云出现之前,云计算已被很多企业采用。”以壳牌为例,作为大型集团公司,总部统一部署建设IT系统供下属企业使用的方式就是一个典型的私有云集成应用模式。

  “如果说私有云是在集团和企业层面的资源配置优化,那么公有云就是在整个社会层面去优化平衡IT资源,专业度更高、灵活性更强。随着用户对公有云服务信任度逐步提升开始将部分应用慢慢迁移至公有云上,就产生了混合云的概念。未来,可能越来越多的应用会从私有云转向公有云。”徐斌指出。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总监徐华林也持类似观点,混合云是大势所趋,对企业而言,混合云相比公有云或许更为稳定。

  在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CIO耿峰看来,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都是混合云的模式。“我们2007年开始做服务器虚拟化,到2010年实现了桌面、应用和存储虚拟化。目前,公司PDM、PLM、ERP、HR、CRM等系统都跑在这个平台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私有云。而公司外围非核心的Web应用我们部署在公有云平台上。长期来看,这就是混合云的架构,也是会长期存在的一种架构模式。”

  尽管一些传统用户真正接纳云计算仍需打破意识形态、管理模式上的壁垒,但是由互联网创业公司主导的云迁移或云部署已经开始,势成燎原。

  借贷宝运维部负责人王强认为:“企业的业务极其复杂,单一技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的出发点是确保用总所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最低的方案去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公有云+私有云+物理集群’的混合云部署模式。”

  房多多联合创始人兼CTO李建成告诉《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从房多多业务模式明确到规模发展,我们的IT架构方式也从最初自建IDC机房开始向云机房或云服务器租用与自建的混合部署模式转变,随着外部IT环境逐步成熟、内部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并寻求更适合业务发展的支撑体系,这种转变水到渠成。”

  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向云迁移是春雨医生CTO曾柏毅关注的重点。“五年之前,春雨医生刚刚起步,当时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还未成熟,所以我们采用自购物理机托管的方式来支撑业务系统。现在,云市场已相对成熟,我们考虑把部分应用迁到云上去。”

  “而且随着公司服务用户量的扩大,我们也在不断优化运维架构使其处于较高的可用性水平。云的方式更为灵活且成本更低,在公司内部我们甚至不需要专职机房运维人员。” 曾柏毅表示。

  对于公司现有体量下的IT成本,崔玉松做过具体测算。“以三年为期限,相比自建机房,使用混合云的费用甚至更高,但还在我们可接受范畴内,而且混合云的方式避免了我们在运维等非核心领域的研发投入,能够更专注于业务实现。”

  通过采访多个用户,《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发现,混合云已成为引导用户从物理机托管向公有云过渡的重要角色。

  混合云存在哪些典型应用场景?需要哪些关键技术支撑?如何制定具体技术方案?部署实施有何难点和挑战?我们试图通过与多位CIO/CTO对话,了解他们眼中的混合云,来寻求答案。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