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进行时

2017-05-15 15:19:31作者:杨光来源:

摘要高校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为大数据战略行动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从科研攻关到技术创新,从产教协同到应用实践,创造性地落实大数据发展战略,高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西南大学聚焦农业大数据,基于语义决策支持柑橘的施肥、生理病害以及水分管理功能,太原理工大学在工业大数据分析领域“巧做文章”,助力太原钢铁集团解决技术难题,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让航天遥感数据“进城下乡接地气”,湖北大学探索出大数据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进行时,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看产教协同如何落地大数据。

  高校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为大数据战略行动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从科研攻关到技术创新,从产教协同到应用实践,创造性地落实大数据发展战略,高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大数据成为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掌控和利用大数据资源的能力成为一个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高校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从科研攻关到技术创新,从产教协同到应用实践,创造性地落实大数据发展战略,高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世界,也让各国站在科技革命的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曾屡次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今天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中国的企业有责任,中国的高校有责任。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探索一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加快推进大数据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模式。我们深信,这个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创新,必将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如是说。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 陈锋

  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落实《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快培养大数据产业人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于2016年5月启动实施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计划通过2~3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百所高校,部署集人才培养、科研支撑、行业应用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与项目院校共同设立“大数据学院”。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网络”,聚焦大数据关键技术和若干国家重点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开展协同创新。利用协同创新网络倍增器特征建立百校、百城、百行、百企的大数据网络体系,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层级的协同服务。

  目前,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已确立了41所试点院校和20所培育院校。中心与企业合作围绕战略资源导入、核心节点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提到,高校在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时可以以如下四方面为切入点。 一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面向应用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二是以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和大数据学院为载体,形成集人才培养、科研支撑、行业应用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超级学科专业集群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三是根据大数据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和科技创新链形成功能明确的布局结构。四是充分发挥网络效应作为倍增器的作用。“百校工程”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百校和企业联结成网,构架网络化、生态化、开放化的大数据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应用网络。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启动一年,西南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湖北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在建设大数据创新基地或助力打造大数据创新生态,构建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西南大学聚焦农业大数据,成功研发一个基于语义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柑橘的施肥、生理病害以及水分管理功能。太原理工大学在工业大数据分析领域“巧做文章”,助力太原钢铁集团解决技术难题。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潜心研究航天遥感技术,使其“进城下乡接地气”。湖北大学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大数据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