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第六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圆满举办
2017-09-18 13:43:00作者:张欢、路沙、杨光来源:
摘要2017年9月9日,历时一年,覆盖全国600多所高校,上万名师生的第六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圆满闭幕。...
2017年9月9日,历时一年,覆盖全国600多所高校,上万名师生的第六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圆满闭幕。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承办。
开幕大会精彩瞬间回顾
9月5日,本届大赛总决赛开幕大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隆重召开。工信部信软司谢少锋司长、教育部职成司谢俐副巡视员、江苏省经信委龚怀进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吕卫锋院长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大会。
谢少锋司长指出,当前,软件行业正处在应用不断深入、群体突破爆发期,为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工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
一是鼓励科技主管部门、企业、教育机构,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到整个软件教育全过程。
二是持续加强产教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发挥科技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快产学研基础应用建设,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三是强化推动创新创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利用双创平台,推动信息消费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度融合,鼓励核心技术研发,带动多层次个性化信息消费发展。
谢俐副巡视员表示,教育部十分重视产教融合的推动工作,推动产教融合、深化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是迎接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迫切需要。“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是落实软件领域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大赛促进了高校软件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对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同时,谢俐也表示,高水平的比赛,对于突破软件核心技术、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由大变强,助推“中国制造2025”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龚怀进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大赛初赛过程中就已产生出一批优秀的软件产品,涌现出一批有理想报负、敢创新和创造的软件人才。本届大赛总决赛期间还举办了重点企业现场招聘会、2017中国软件产教互动工作座谈会、大赛优胜团队创业投融资对接会等相关配套活动。他介绍,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人才大省、文化大省,“十三五”以来江苏软件行业抢占发展先机,打造具有竞争优势和江苏特色的互联网业态,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倪光南院士指出,软件是面向未来的,而且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一个学科和领域,软件技术已渗透到其他各类技术领域中。无论技术如何变化,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所有新型技术、新型领域里面,软件毫无疑问都是有很大的成分,甚至是某些学科的主要部分。而软件产业的未来需要当代年轻人承担更多使命与责任。
在开幕大会现场,谢少锋司长、谢俐副巡视员、龚怀进副主任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共同开启了大赛总决赛。
为表彰各单位对大赛的支持,大会举行了颁奖仪式。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十所学校获得最佳学校组织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家单位获得产教融合成就奖;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和山东省教育厅等十三家单位获得最佳地方组织奖;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一家单位获得企业突出贡献奖。
另外,大赛评委会主任吕卫锋对本届大赛初赛情况和总决赛安排进行了简单介绍。他表示,本届大赛共有4205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初赛评审,共有208支队伍进入决赛。对于总决赛,吕卫锋对参赛学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参赛团队应尽可能完整展现参赛软件作品,并确保在演示、讲解过程中的流畅性、稳定性;二是参赛队应充分借助软件工具展示系统;三是参赛者在完善作品时要有好的创新创意。
开幕大会上,主办方还通过诗歌、情景剧、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展现了软件学子们投身产业发展的热情和执着。把无人机、大数据、产业升级写入摇滚歌曲里,把写代码、熬大夜、做竞赛场景编成音乐剧。本届大赛开幕式大会还特别准备了以软件发展、人才创新为主题的文艺节目。让即将投入酣战的参赛选手们一缓赛前紧张情绪,精彩纷呈的节目也让观众们惊呼:“谁说IT不能文艺?”
来自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浪潮大数据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瑞信安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的高管代表,来自全国高校、高职的院长、老师,晋级决赛赛队的师生及媒体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大会。
总决赛现场激烈角逐
9月6日,位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的大赛现场,汇聚了来自全国的208支学生团队。大家根据所选赛题,经过长时间的论证、设计以及不断改进,将各自最好的作品呈现在了总决赛的竞技现场。
本届大赛设置本科组赛题10道,高职组赛题4道。赛题涵盖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在总决赛现场,赛事组委会根据赛题分组划分出比赛区域,参赛团队经过环境调试、设备检验以及多次操作演示之后,充满自信地向评审老师们展示着各自的技术成果。
本届大赛的决赛评审共分决赛初评和决赛答辩两个环节,在当天总决赛第一轮评审当中,评审人员由高校评审专家和企业评审专家组成。高校评审专家按赛题分组参评各自负责组内的所有赛题,企业评审专家只评本企业所出赛题的参赛作品,然后通过对比各队的综合成绩,最终选拔出晋级决赛答辩的队伍。经过第一轮评审之后,评选出了本届大赛的三等奖,共有132支队伍获得该奖项。
9月7日进行了总决赛的决赛答辩环节,所有晋级队伍会有10分钟的陈述和答辩时间,这就要求参赛队伍能够简洁明了地将自身作品的实用性、技术性和创新性特点展现出来,并能够快速有效地回答出评审专家们提出的的问题,从而赢得评审专家的青睐。经过决赛答辩之后,最终产生本届大赛的特等、一等、二等、以及最佳表现奖和最佳创新奖。
颁奖典礼完美收官
9月9日,颁奖典礼如期在博览中心举办。据统计,本届大赛共产生了特等奖1支,一等奖队伍15支,二等奖队伍60支,三等奖队伍132支,最佳表现奖队伍10支,最佳指导教师奖队伍16名,最佳创新奖队伍10支,最佳学校组织奖40名,最佳地方组织奖13名,企业突出贡献奖11名,产教融合成就奖10名。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Bloodborne团队获本届大赛特等奖,北京工业大学-SOT团队、广东海洋大学-Old Pie团队、河海大学(常州)-ITgirls团队、沈阳理工大学-主旋律团队、长春工业大学-ccutsoft团队、北京工业大学-one of a kind团队、山东科技大学-我把太阳吓跑了团队、北京理工大学-皮皮贵团队、青岛科技大学-IOT小队团队、四川大学-H.L.D.团队、河海大学-码疯窝团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HeatPoint团队、湖南软件职业学院-北冥有鱼团队、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物联星空团队、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蚂蚁团队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本届大赛特等团队获得奖金8万元,一等奖团队获得奖金1万元,二等奖团队获得奖金2000元。获奖选手们表示,非常感谢“中国软件”杯大赛组委会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比赛本身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参加大赛锻炼了他们的技术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展示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管理能力。还有很多获奖队员表示明年还要来参赛,冲刺一等奖。特等奖Bloodborne团队队长巩毅琛提到:“能参加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比赛,能和来自全国的技术极客比拼实力,迎接挑战,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这一过程令我们收获颇丰。”
“中国软件杯”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每届均吸引近万名师生热情参赛,掀起了大学生积极参与软件设计、投身软件行业的热潮。历届大赛产生了众多优秀项目和创业团队,部分项目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达到工业级应用软件的水平,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大学生们的创业项目得到了企业和资本方的青睐,这些项目贴近工作和生活,为解决各行业痛点做开发和应用,有些项目的商业模式已经很成熟,有的已经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大赛同期召开的“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优胜团队创业投融资对接会、招聘会,2017产教互动工作座谈会,为软件学子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施展舞台;为企业投资、招聘优秀人才提供平台;架起高校和企业之间深入互动、合作育人的新模式。
据了解,本次大赛在整个赛程中首次使用赛训平台,解决了国内软件大赛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为办赛机构、参赛团队、指导老师、大赛评委提供不同角色的服务管理功能,可远程在线实现软件开发、辅导、测试、展示、管理、评审、反馈、投诉等赛训服务;保障大赛公开、公平、公正;缩短大赛评选时间,提升办赛效率。
同时,在本届大赛开始之初,大赛组委会就十分重视大赛的媒体宣传工作,宣传从线上持续到线下,既有媒体的宣传报道,也有校园巡展等线下的传播交流活动。同时采用更为灵活和丰富的传播手段进行宣传,如在大赛各重要环节邀请新浪进行现场直播等,全方位对大赛进行宣传和报道,持续提高大赛的曝光率,塑造大赛品牌效应。大赛期间,累计11万人次观看赛事直播。
截止到目前,共有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苏卫视等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工业报》、《人民邮电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技术市场报》、《科学时报》等多家平面媒体;新浪网、网易、腾讯、中新网等大型门户网站进行传统的报道外,更有今日头条、新浪直播、趣味科技等新媒体的传播报道,有效提升了大赛的曝光率和传播效果。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